《滕王阁序》王勃-第六讲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家君:向别人提及自己父亲时的尊称,等同于家父。
作:当,任。
宰:地方长官,如县令。
出:经过,穿过。
名区:对别人地盘的尊称,等同于贵地。
译文:家父在地方当官,(我为了探望他而)路过贵地。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童子:小孩子,作者自谦的说法。
躬:亲自,亲身。
饯:<动词>设酒食送行,引申为<名词>送行的酒宴,进而泛指所有宴会。
译文:(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见识,(竟然有幸)亲身参加如此胜大的宴会。(其实“逢”有刚好遇上的意思,但是和“躬”冲突,不好翻译。)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时令,时节。
维: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示肯定;就像“吗”也是语气助词,放在句尾,表示疑问。
序:时序。
三秋:古时把秋天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称为“孟秋”,第二个月(农历八月)称为“仲秋”,第三个月(农历九月)称为“季秋”。(春、夏、冬也有相同操作)这里的三秋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孟、仲、季秋的合称,代指秋天。
第二种,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季秋。
因为前文说了是九月,所以肯定是第二种解释。
译文:现在是九月,正是深秋时节。
潦(li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潦水:雨水,雨后的积水。
烟光:指雾气。
凝:凝聚,聚集;雾气疑聚到一起,指雾变浓。
暮:落日时分。
译文:雨后的积水消尽,寒潭之水也变清澈了。雾气疑聚到一起,夕阳下的山峦被映成了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