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常见问题汇总(十一)
一.通常我们在分析天然药物成分的时候结构复杂,无法考察组分的PKa值,哪我们如何去选择最合适的流动相或者是拖尾该怎么改善呢?
答:如果天然产物中没有易电离的极性基团,就不需要用缓冲盐调节pH。如果天然产物中既有酸性基团,也有碱性基团,譬如有pKa=6.2的羧基和pKa=9.0的氨基的两性物质,建议将pH用磷酸盐缓冲盐控制在2.4(如果是诸如月旭的Ultimate LP-C18这样的耐酸色谱柱,还可以调得更低)。
如果pH控制在6.2-9.0之间,两个基团都处于离子态,保留能力最差,是最不可取的。如果不清楚复杂物质中含有什么基团,也请将pH调到2.4或更低。因为pH调低,起码抑制了酸性基团的电离而处于中性分子状态,而增加酸性基团这个部分在反相色谱中的保留能力;另外低pH还抑制了硅醇基的活性,有利于获取对称的峰形。
情况不明时候,为什么不建议调高pH呢?一方面一般色谱柱都不能承受pH9以上的条件;即使是像月旭的Xtimate系列一样能耐12.5的柱子,调高pH和调低pH相比,还有一个硅醇基活性大的劣势。
二.记得以前拿到C18柱,会用甲醇从小流量到大流量慢慢活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先用溶剂活化吗?然后再用样品?还有测定短肽总是冲出来,该怎么解决呢?就是和溶剂峰出在一起,或者出在溶剂峰之前。
答:C18柱,会用甲醇从小流量到大流量慢慢活化,因为色谱柱到达用户手中时,时间长短不一,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储液有些挥发,低流速的甲醇可以很好的浸润固定相,使键合相很好的伸展,用溶剂平衡好系统后,可以采取多次进样或者加大进样量的方式以更快的获得重现的色谱图,这样用样品将色谱柱中的活化点饱和,就不会出现异常色谱现象的情况。
三.C18柱如果之前曾有些天一直保存在酸性环境中,会对柱子有什么损坏吗?ph在2左右。
答:pH2左右容易使键合在硅胶基质上的固定相水解流失,包括C18和封尾试剂的水解,封尾试剂相对更容易水解。不知道你保存的酸性环境是不是含有缓冲盐,如果不含缓冲盐,只是短期几天保存在酸性流动相中,也不必过份担心,最多相当于这几天一直在使用这根色谱柱,因此减少几天的使用寿命吧;有缓冲盐就麻烦一点,保存期间水分挥发可能会导致缓冲盐结晶在柱内析出,对柱子损伤很大。
四.色谱柱的安装有什么技巧吗?只要保证不漏就行了吗?还有所谓的死体积怎么测定呢?
答:色谱柱安装技巧不多,只要接头和柱头匹配,确实拧紧不漏就可以了,但也要注意不要拧得太紧以至于损伤螺纹。所谓死体积就是完全不保留的物质出峰时从进样到流过色谱柱的总体积,一般用极性非常强的尿嘧啶的出峰来测定。死体积包括柱体积(色谱柱内溶剂能占据的空腔体积)和柱外体积两部分。
你从厂商这里买到色谱柱,柱体积已经是固定了,你能尽量避免减少的是柱外体积。进样器内死体积、毛细管长度、毛细管和色谱柱连接紧凑与否,保护柱或在线滤器产生的死体积大小,都对这个有影响。样品在柱内,除扩散外,还有和填料作用引起的组分分离;但样品在柱外,那就只有扩散这个使柱效下降的因素了。所以,要取得好的分离效率,柱外体积应该是越小越好。
峰有时候前延,有时候拖尾,一般不是色谱柱的问题,应该是样品和色谱柱填料的作用问题,可以说如果色谱柱类型选择没问题,关键就是色谱条件的选择。包括进样量、样品溶剂、流动相组成(包括添加剂)、流动相pH以及柱温,都对峰形有影响。另外测定分子量较大的多肽,用样品老化平衡色谱柱很重要,分子量越大的物质,需要平衡时间越长。如果柱子没平衡好,峰形也可能会不正常。所以最好把你具体的测定条件也列一下,也便于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
五.测定多肽样品时,十几肽或者二十几肽时,有时峰前延的比较厉害,有时峰拖尾比较厉害,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样品的问题还是柱子的问题?
答:峰有时候前延,有时候拖尾,一般不是色谱柱的问题,应该是样品和色谱柱填料的作用问题,可以说如果色谱柱类型选择没问题,关键就是色谱条件的选择。包括进样量、样品溶剂、流动相组成(包括添加剂)、流动相pH以及柱温,都对峰形有影响。另外测定分子量较大的多肽,用样品老化平衡色谱柱很重要,分子量越大的物质,需要平衡时间越长。如果柱子没平衡好,峰形也可能会不正常。所以最好把你具体的测定条件也列一下,也便于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
总结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色谱柱相关内容,可以联系铄思百检测!(www.sousepad.com)铄思百检测作为华中地区领先的第三方权威机构,与武汉众多高校及其分析测试中心有交流合作。包括LC-MS测试在内,XRD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电子能谱,热重分析等测试都有丰富的经验,欢迎联系送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