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诚碳素,尼塔库G1和S1——惟精惟一

配胶这个事情,可以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且你必须对技术了解,对底板了解,对套胶了解,你最后才能发现细节。你如果知道波尔alc配胶发闷的感觉,你就会明白同样是桐木大芯的伊藤美诚碳素也可能发闷,而且正反手配胶是彼此影响的。当你试打过有点发闷的外置碳吉他特注,当你搞明白正反手配胶的逻辑,很多东西都是连锁的,是一通百通,但如果一不通,百就不通。底板和套胶的配置,就像是汽车改装,随便配配也能用,但要做到惟精惟一,那就非常难。当然了,其实任何事情要做到极致,那都是很难的,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悟性。也许这种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需要很多很多的积累,你才能把底板和套胶的关系搞清楚到一种极致。
桐木大芯,有点是手感清晰明快,但可能是太清晰太通透,所以正反手的影响真的很大!这事情,波尔alc是如此,伊藤美诚碳素也是如此,可能去年的我还是不太懂这个,但现在是懂了,正反手配胶都不可能盲目,必须要均衡。正手配的尼塔库g1,反手配的尼塔库s1,但很明显的,反手的s1已经影响了整个板子的通透性。
伊藤美诚碳素其实就是外置碳吉他的小改款,因为没有同时去打,也没有配同样的套胶去打,所以难以说清细微的差异。但就总体而言,伊藤美诚碳素和外置碳吉他总体性能是类似的,就算有差异,也不会太大。所以有一说一,追求性价比,你买外置碳吉他可以,想追星买伊藤美诚碳素也行。
以前我是打过外置碳吉他的,当时反手配胶应该是更软,所以当时打球的感觉是更通透的。这次的配胶反手是偏硬了,反手的s1可能是类似稍微软一点的t05,但外置碳毕竟是纯碳素,所以其手感和vis还是有不同。外置碳吉他其实弹性比vis稍微弱一点,不知道是纯碳素的感觉,还是粘合剂的关系,发大力的时候,其实外置碳吉他会觉得比vis更硬。这一点有点类似普碳,透板之后,伊藤美诚碳素的手感非常硬的。中等发力,vis弹性感觉更足,但打透之后,vis会觉得内层是更软的。伊藤美诚碳素的手感和vis略有不同,伊藤美诚碳素应该更像是外软内硬,但因为是外置碳素,所以外软也不算很软,是比一般的内置更快的。
反手拨球,尼塔库g1和s1我都试了,s1算是有点中规中矩,手感其实不算闷,但确实也是偏硬。很简单的道理,伊藤美诚撕打生胶的,她用的生胶肯定比s1要通透得多。所以,要把伊藤美诚碳素配置得非常通透,就得换s1,反手配胶的硬度得低一些。g1我也试了反手拨球,发力之后弧线比s1更长,这就略麻烦,会出界。当然了,g1比s1更硬,所以考虑到整个底板的手感,g1肯定更加不适合反手的使用了。而且有一说一,s1手感不算太硬,但拉冲下旋那是真的容易出界;所以手感是一方面,稳定性上更是刚需,s1确实不太适合伊藤美诚碳素反手。实际上,s1我也试了vis,也不能配反手,依然是拉球容易出界,脱板偏快。
前面聊了很多正反手配胶的互相影响,其实主要就是说s1影响了正手g1的持球,而且整个板子会显得发闷。我知道配置合适的时候,伊藤美诚碳素手感会很好,那是因为我知道波尔alc配胶不合适的时候也会发闷。其实手感闷不闷影响很大的,发闷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太持球,不持球的时候,手感不清晰的时候,拉球往往落点控不住。所以g1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底劲是没问题的,但手感略闷,整体的感受就不清晰了。
总而言之,经典的结构,尼塔库大厂出品的伊藤美诚碳素是有东西的,适合生胶的必然也适合反胶,只是反手配胶不能太硬,否则影响整支底板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底板好不好,很大部分是取决于套胶的搭配!什么时候是底板不行,什么时候是配胶不合适,这些东西都需要拿捏精准,确实不易。这需要对乒乓球技术的比较好的掌握,需要对底板和套胶的了解,需要对器材配置的深刻理解。这世界上确实没有“纯粹”简单的事情,惟精惟一很难,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就像是发现器材的不足一样,需要智慧,需要领悟。要发现器材配置的不足,就需要提升自我的认知。
我知道伊藤美诚碳素是旋转好的底板,我知道g1是持球的好套胶,目前只是配置不佳需要调整而已。但如果你对器材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就容易草草下定论,埋没了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