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的文章归档】被塑造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又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句话在我看来隐含了一个事实判断,即人是无法脱离社会存在的。这句话是对的,而且我要说,人彻彻底底就是社会的产物。我看到这个材料时,就想到肯定会有人说“我们要在与社会相处时保持个人思想和精神的自由”,这句话既是废话,也不正确。
先来反驳某些例子,比如梭罗。说梭罗具有思想的自由是近乎可笑的,梭罗生活的19世纪的美国是一个快速工业化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在目睹了快速工业化对人的精神文明的摧残后,他自然而然地投向了反理性的超验主义,而且超验主义也不是他的独创,是他从他的老师爱默生那里继承来的,这一理论也是继承自法国的反启蒙思想。与其说哲学是无数哲学家思考的累积,不如说是社会历史的叠加。
确实有一些有识之士正在用符号学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建立起后结构主义的哲学体系,试图摆脱包括语言等一系列人的社会性的干扰,我认为他们很伟大,但依旧失败,后结构主义不过是后现代社会对过往历史的解构的衍生品罢了。
相信有读者可能会发现其中的漏洞。既然人是被社会塑造,那么社会由谁塑造呢?社会不就是人组成的吗?第二句话其实并不完全正确,与其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不如说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组成的,更具体地说,是由语言组成的。人类的知识体系实际上是语言体系,当一件事物无法用语言表达,它就不存在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用更学术化的语言来说,符号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自己提供了范畴。不妨举一个具体例子,爱兹基摩人据说有一百多种描述雪的词语,对于不使用这种语言的我们来说,可能两种雪根本没有区别,但在爱斯基摩人看来是截然不同的。
但这种说法还有一个漏洞。语言是哪来的?恭喜你,这个问题正是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所研究的领域,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是没办法阐述清楚的,如果读者感兴趣不妨自行阅读皮尔斯和索绪尔的著作。
有人肯定会说,既然我的思想已经是社会建构的,那么我是不是应该躺平,直接放弃思考,随波逐流?我的回答是,不一定是个坏主意。这就要回到梭罗了。我们之前提过,他是一个超验主义者。我们刚才的讨论的对象叫人的思想,我想各位读者一定会承认人的思想一定是逻辑的,是基于逻辑判断得出的结论的集合。超验主义主张人应该通过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直觉本质上是反逻辑的,当人摆脱了逻辑,人也就摆脱了外界加给他的桎梏。所以我觉得,面对自由意志的虚无,你现在应该关掉这篇文章,然后忘记以上我谈论的内容,该吃吃该喝喝,别整那些虚头八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