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技校生写的飞控软件不靠谱,其实栽在了控制率上

早在30年前,三哥的软件外包服务业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到后来甚至发展成为该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大项目。每年的该项目获得的对外贸易顺差都有几百亿美元,而三哥的整体国际收支平衡基本是常年弱顺差。因为三哥到目前石油资源匮乏,原油90%以上需要常年进口;成为外汇消耗的第一大项。而其外汇消耗的第二大项很少有人能想得到。居然是黄金进口!对,你没看错,就是黄金进口。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三哥全民似乎对黄金都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即使是穷得全身只有一块破布、一个破碗加一根木棒的乞讨者,也有极大的概率,身上有一两个耳环之类的纯金饰品,这基本就是这些乞讨者一辈子全部的家当了。至于普通的人家和富裕家庭,常年的黄金消耗量更是惊人。一场婚礼就可能需要准备成公斤的黄金。因此三哥国内的人均黄金消费量,
高达几十克,而亚洲其他比三哥人均富裕十倍以上的地区,人均黄金消费量也没有三哥人均的一半。这就和其财富水平相当的不成比例。三哥本国的黄金产量有限,每年进口原油和消费黄金就是消耗外汇储备的2个最大项目。消费原油越来越多,起码还可以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消费黄金过多,等于是把原始资本金大量的固定成了不会生利息的实物。对经济的循环发展并不是多么有利。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没有软件外包这桩国际大生意,三哥经济状况还要远远不如现在。三哥软件外包的先天优势,主要是其英语基础教育比较广泛,更容易和分包的西方大公司在基础语言上有比较密切的衔接。在普通民用软件方面,三哥全球接单早就好多年,价格也是出奇的便宜。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在西方主要民用软件,基本都是三哥码农们的作品。

尽管W10及以后这些三哥为主,编写的软件版本被全球吐槽越来越不好用。但是毕竟没出过太大的问题。那么为何三哥码农们捉刀的飞控软件,就让全球到了闻风丧胆的程度了呢?根源就在于飞控软件是对可靠度要求极高的特殊软件,一个小错误就是几百条人命!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程序员来做,编写飞控软件更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和编程双功底,这也意味着这些专业人员的人力成本很高。能写专业飞控软件的工程师,在任何国家和大公司都是抢手人才。飞控软件的核心,就在于对航空控制律的掌握。那么什么是控制率?专业说起来非常的复杂。最简单的解释,就是飞机的飞行姿态,周边空气数据,导航数据,作为反馈,用飞行员输入或者导航路线作为参考,通过一些复杂或者简单的误差计算,最终输出飞机pitch,roll 和yaw三轴翼面和发动机的控制命令。另外复杂一点的系统还会提供其他辅助翼面的控制,例如减速板,水平安定面等等。本质就是运行在高安全性计算机上的算法。

对某种飞机控制率的算法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需要至少试飞是几千甚至几万个飞行时间来积累。这些数据,对任何一家大的飞机生产设计单位都是给成吨的金子都不换的绝密数据库。而所有高端战机和民航机的飞控软件的编写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原始的控制率数据。如果外包给出了名的看一眼就那个怀啥的队伍来写飞控软件,那么控制率也自然保不住秘密了。给未来50年内也不会自己搞大飞机的三哥码农和技校生来写自然最放心。但是这些技校生又懂得什么叫控制率?最终写出天书一样的飞控软件,导致草菅人命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