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观后感

《朝花夕誓》——内容与节奏的把控
在看到《朝花夕誓》定档国内的时候,我还是相当开心的。一是因为这是一部动画电影,近几年来被引进的动画电影越来越多,即使排片不勤,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福音了。而是其较为强大的卡司阵容:我们熟悉的(茅野)爱衣、kaji(梶裕贵)、(泽城)美雪姐姐等等著名声优,导演冈妈(冈田麿里)也是《未闻花名》、《龙与虎》的编剧,然而最近也有类似《迷家》、《铁血的奥尔芬斯》这样质量迷幻的作品,让人捏一把汗。然而这汗捏对了没,还是要看各位自己的想法。
我与旁人谈论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大多感到惊愕,误以为鲁迅先生的作品要拍成电影了,我便只好笑着解释。那么《朝花夕誓》是什么意思呢?朝花即为清晨之花,美丽的花朵在迎着朝阳绽放,蓬勃的生命,耀眼的开始,让人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然而这番美景可能仅在“朝”时,“夕”时便可能已凋谢不在。夕时的誓言则是发起于生命的过程,存续于生命的延续,让这“朝花”在生命中留下印记。即便花儿会逝去,这份誓言也会象征着过往的时光,使生命间的邂逅留下意义。结合影片中先于自己母亲死去的男主艾瑞尔,保护自己母亲的誓言,以及贯穿全片的“希比奥尔”,不难理解标题与影片内容的对应。
初看影片的简介,影片的设定其实相当有吸引力。影片的情节大体概括起来就是身为不老不死的“离别一族”一员的女主玛奇亚,抚养捡到的人类男主艾瑞尔长大的故事。不老不死的种族,见证着生命的轮回,通晓自己“离别一族”的含义,内里对生命、对情感的感悟与思考,想必是一个相当有意义的话题。
那么我们可以明确,这部电影旨在将细腻的感情描绘与传达。可以说,画面起到了非常优秀的作用。柔和的画风,呈现出了一种宛如西方神话般的架空世界,搭配明亮的色彩,着实能抚慰观众的情绪,仿佛进入了儿时的童话故事中一般,对于代入影片内容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然而,这样精致的画面却使得一些弊病尤为突出,那就是3D。且不谈建模水准如何,童话般的画风与工业质感的3D对比是尤为明显的。这就使得影片中的一些3D尤为明显,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违和感,在梦幻一般的画面下造成了一丝轻微的不协调。这样反倒是更希望影片能在画面部分能做得更加尽善尽美呢。
另一个要素是音乐,暗中烘托着情节所想表达的情感。在这一方面影片也无从挑剔,音乐风格整体宏大却又透露着温柔,仿佛能让人看到一座清澈的大湖,使人心胸开阔却又能感受到它的波光粼粼,十分符合影片的画风与情感基调,堪称完美。
影片中,主教对女主所说“你如果离开这里,爱上某个人,那时,你便是真正的孤身一人了。”年幼尚小的玛奇亚感到寂寞,却并未真正感到孤独所带来的痛楚,因为孤独是当我们与一个人相遇相处,而后他再离开,我们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正是那个他。玛奇亚与他人的羁绊尚未建立起来,所以实际上还并不能理解真正的孤身一人。实际上,玛奇亚孤身一人的结局是必然的,因为她身为不老不死的“离别一族”,过往见证了其它古老种族的灭亡,在自己的一生中,也只能见证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与生命的轮回。离别一族将自己的情感织入名为“希比奥尔”的布中,“希比奥尔”贯穿全剧,实则可以解读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我们将自己对他人的情感,他人对自己的情感,全都纳入自己人生的路途上,透过名为回忆的透镜珍视着,想来人生便也是生命与生命间的邂逅,并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吧。片尾玛奇亚也曾说过,只要我还活着,艾瑞尔就会存活在我的希比奥尔之中。说来主教的选择是不去与他人建立关系,这一行为实是让我想起了大老师——比企谷八幡。他的行为哲学似乎刚好可以阐述这一点呢。
影片后段,玛奇亚为自己的儿子艾瑞尔的妻子助产,当她再次被婴儿握住手指的时候,她想起了自己养大的艾瑞尔,这与自己刚捡到他的时候是多么相似啊,我想,她正是在这时通晓了生命的轮回与传承,与“离别一族”的内涵,自己见证了艾瑞尔,也见证了艾瑞尔的孩子。随着自己生命的持续,她会见证一代又一代新的生命的诞生。自己与他人离别的同时,也迎接着新生命的到来,是一个旁观者,见证者。此时艾瑞尔的孩子的诞生,与艾瑞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交叉剪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是生命的诞生,一方是生命的逝去。最后玛奇亚前往战场,照顾受伤的艾瑞尔,并向他报告孩子的顺利出生,正如所有母亲所做的事一样,正面支持着自己的孩子,悄悄支援着自己的孩子。玛奇亚的行为,最后既是在道别,也是在为艾瑞尔提供一个“父母”的榜样,因为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已经处于自己的立场了。最后自己也循着夕阳,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隐匿于人们的呼喊之中,回归到自己见证生命轮回的宿业当中。着实给人愕然之感,仿佛天上仙人终归脱离凡尘一般。
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kaji配音的克里姆,与玛奇亚的好友蕾莉亚彼此相爱的他,顽强地在对梅萨蒂王国对村子的洗劫中生存了下来,并周密筹划想去救出被掳走的蕾莉亚,即使蕾莉亚最终无奈地留下,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即使被侍卫长击退却也死里逃生,联合他国发动政变推翻梅萨蒂王国。这份对于爱情的执着与坚毅实在是令人动容。奈何蕾莉亚十多年的囚禁生活早已冲淡了她对克里姆的感情,被命运捉弄的克里姆最后却还得死在当年那个侍卫长的枪下。殷红的鲜血渗进潺潺的溪水,穷尽一生来追求自己的爱的克里姆,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实在是有着悲剧命运的英雄。
然而,影片的弊病却可谓十分明显,相当程度上破坏了观感,最明显的就是逻辑的不通顺。从一开始梅萨蒂王国对离别一族的洗劫就产生了很多疑点。伊欧夫族作为为少数存活下来的古老种族,在这至少400多年来是以何自保的?与人有商业往来所以并不是在僻静之地,主教的口舌也并没有有说服力到退敌,在村庄被袭击是第一时间想的是保护自己所织的希比奥尔,可所用来贮存的塔在龙的面前宛如积木一般脆弱,实在是难以理解。一条龙的暴走使玛奇亚侥幸逃出生天,催发龙暴走的“红眼病”究竟是什么?我等了很久,觉得必然不是仅仅一种普通的疾病,要知道龙种正是因为得了这种病而几乎灭亡,可影片到最后都没有解答。而梅萨蒂入侵伊欧夫的理由是劫走玛奇亚的好友蕾莉亚使王国的后代青春不老,那为什么要将其他的伊欧夫族人赶尽杀绝?
如果说以上的一些疑问仅是让人起疑,我认为影片中段艾瑞尔长大后醉酒归家对玛奇亚说“我没有将你当成我的母亲”或多或少地让人产生了不适。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一个被捡来的孩子对自己青春永驻的母亲可能会有一些念想,可路人的对艾瑞尔与玛奇亚真实身份的调侃与猜测,醉酒的神志不清,仿佛都给当时的场景染上了一层桃色暧昧的氛围,严重背离了之前我们看到的玛奇亚一心一意为孩子付出的不求回报的母爱的印象,让人有一丝狗血的感觉。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影片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节奏感把控不当。全片艾瑞尔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青年,一个父亲,再走上自己人生的终焉的过程囊括了非常广泛的时间跨度。可他成长阶段的过渡很难察觉出来,我以为到了第二天可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我即使猜测到过了很久也不清楚艾瑞尔现在大概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总是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情节与情节之间断层感比较明显,这对情感的渲染,观众的体验都不是很友好。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在了艾瑞尔与他儿时玩伴蒂塔的家庭上,这一幕之前的情景是艾瑞尔前去参军,想以这样的方式保护玛奇亚。先不说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艾瑞尔很早就离开了自己童年的村庄,与玛奇亚一起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与蒂塔的交集仅有儿时被她捉弄的短短几分钟,之后再没见面,突然就告诉观众他们不仅已经结了婚,而且连孩子都有了,实在是让人错愕且难以信服。
冈妈想要传达的东西太多了,玛奇亚身上有身为母亲的责任,对于生命轮回的见证与感悟,艾瑞尔则是直观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还有我提的比较少的蕾莉亚,也寄予着对自由的向往,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执著,更不用说还有很多我没有提到的角色。如此多的理念使故事变得复杂,对节奏的拿捏也变得困难。就造成“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的意思没能入人心,导致我觉得出戏”的一种感觉。我想,《朝花夕誓》的核心主旨应该是生命的代代传承,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后代将自己的生命通过血缘的关系延续下去,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闯入他人的人生,并与之结缘,将自己的生命存续在其人生的轨迹之中。
部分言辞可能稍有过激,希望多多谅解。以上仅表个人主观意见,欢迎友好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