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剧与爱情

看言情剧,总觉得剧里的人不是真爱。来回作弄,贫民女遇到富家公子,编剧想表达物欲,为什么要拉爱情作遮掩?男女怎么爱的不知道,可能就是颜值。反正就是看上眼了,因为看上眼要去冲破阻碍,然后多半又掉入陷进。一番拉扯,观众也累了,觉得爱情是虚弱的,抵不住现实。
一个朋友说他重看《情深深雨濛濛》,发现女主就是绿茶。小时候傻乎乎地看,大家都注意不到,只记得些行为,就去学。这种潜移默化塑造了很多人的爱情观,教得大家都很作。一个读者分享她坎坷的恋爱史——不停地作,让对方时刻关注她,对方感冒了也要先哄好她。她没有安全感,谈恋爱的重心不是爱,而是获得安全感。笔者很想说这样的关系实际不是爱,最后没说出口。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糟糕的恋爱观就是从乱七八糟的剧里学来的。
笔者推荐的爱情范例。萨特与波伏瓦,一生未婚,相伴左右。我们熟知的杨绛与钱钟书。王小波与李银河。像唐明皇与杨贵妃这种,是腐朽的爱情。勃朗宁夫妇是让笔者最为动容的。作《神曲》的但丁,爱贝雅特丽齐,写到书里(现实中贝死,一直不知道但丁爱她),作《格列夫游记》的斯威夫特,爱斯特拉小姐,相敬如宾,每次有第三者在场才与之说话,斯特拉小姐死,拒不接受他人追求,终生不缀。小说,《简爱》《少年维特的烦恼》《茶花女》《裘德》。电视剧笔者一个也想不出,有好的,但不及书好,更多是糟糕的。电影想到一例——《魔力月光》,讲爱情的坦诚。歌德老爷子也值得学习,虽然恋爱多,但真心。
以“爱情”为口号的剧,更像是挂羊头卖狗肉。流行文化渲染的爱情,荷尔蒙,喧嚣,以及市场经济。劣质的剧,假的爱情,观众能学好才有鬼了。爱情好时,是智慧与道德,纯粹与创造。夹杂其他心绪,就失色。年轻人受爱情鼓舞,又被浑浑噩噩的糟粕弄得找不到方向,最后只得失望落寞。
笔者不喜欢生生世世的牵绊。这辈子就活这辈子的,下辈子是另一码事。《仙剑奇侠传三》里紫萱追求三生三世的爱,长卿压根没有前世记忆,紫萱扑上去,为和对方在一起,又是出谋划策又是色诱,你尊重人家吗?
还有宠物克隆,也是关于这辈子与下辈子的事。喜欢的宠物不在了,克隆一个出来,从生物学讲,已经是新生命了。主人把上辈子的感情与记忆强加过去,实在不尊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