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和日本人交往会很累呢!他们擅长隐藏自己的想法,不会讲真心话,值得相处吗?
和日本人相处的确有点累,但并不是因为隐藏自己的想法,主要是文化差异,单纯讲对“分寸的认知”不同,白话讲或许是常识不一样。
中国也分地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其实也不能说中国人比日本人坦诚,或不坦诚,或有什么说什么,而是日本人更小心地判断什么场合,什么立场,对谁,坦白到什么程度…等潜意识中的判断基准“很日本”而已。
举个简单例子,日本公司里,假设有一个小单间,需要用的时候可以申报添一下记录表就可以,但要求每次用完一定要锁好门,关好灯,空调等规定。那么日本人绝大部分都会按照规定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申报,记录,用完后不忘锁门关灯等程序”,而中国人就觉得好麻烦!公司里没人时就擅自用一次,也不记录。偶尔被一起工作的日本同事发现,日本人就会“注意”一下,中国人心里就会想,草!平时有说有笑,这点儿破事儿还得当面注意一下?!烦躁!…啥破地方也没啥可丢的东西…竟TM事儿!哈哈哈大概这样的芝麻小事很多…
如果在日本时间长的人也许有体会,平时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出差哈酒卡啦一下的同事,你自以为无话不说无事不谈,但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单相思”…哈哈哈你可能会小失望?心凉了半截?还是?…
类似这种事情,在日本时间越长体会越多,所以都说日本人是“冷板凳脸”哈哈哈
这就是异文化的差距,大部分留学生无论在日本多长时间,会停留在这个阶段,很难有突破,唯有一部分本身性格上接近“很日本”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会中(表面而已哈哈哈),起嘛领会了如何适当保持和日本人之间的距离!
我常常会说,日本人的心只能在农村地区才能感受得到!而且,那种热情和善解人意的“人情味”直接叫我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曾经的农村生活…当然,这绝不是去几次观光旅游就能体会到的,我当年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在教授的签名信和提前和当地乡政府打过招呼的前提下,去村里进行访问调查,尽管如此,头三天每个人看我的眼神儿是那么的冷…一个鬼鬼祟祟的可疑人…第三天下午开始小心翼翼地打探我的来意,目的等等…还好日语交流并没有障碍,主要还是教授和乡政府负责人都提前和乡民打过招呼!中间省略一万字…那次也是我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第一次真正认识了日本人”,平时相处的都是东京大城市里的“社畜”“房奴”们,忙碌的都市人,其实大部分东京日本人其实和我们留学生在本质上很有“同病相怜”的重叠部分,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只不过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种种“格格不入”,不得不让日本人“关闭心扉”,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感。这种心态不仅仅是日本人和外国人之间,日本人之间也是一样,甚至!大城市里的家庭成员之间也慢慢变成“陌生亲人”…这也和日本严谨的社会秩序,过度压抑紧张高速的日常工作和节奏感,繁多的规矩等有关有关。
不只是我们觉得累,日本人也很累,有时,彼此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不期待,不干涉,不即不离的“人情关系”反而“舒服”一些,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退一步”或许心更踏实一点…^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