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深圳春季茶博会——流水账参后感

今年上半年想参加安徽茶博会来着,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展会推迟。刚好这次来深圳遇到了深圳茶博会。同样,名为春季茶博会也是由于疫情推迟到九月份才开展。
第一次参加茶博会还是满心期待的,总感觉能从白天逛到黑夜,确实是走路将近走了7个小时,回去的时候腿有些僵直。但是如果还有没看过的或者肚子还能喝的下去的话应该还能继续接着逛下去的那种。


一个馆是茶叶馆,一个馆是茶具馆,首先去了茶叶馆,因为想把想去的地方留到后面。进去之后感觉最开始看到的几家好像只是一闪而过,随便看下不会停留太久。但是没想到第一个吸引我的还是一家有带卖茶具的店。(建盏)
喝了一些黄色毛峰(特意去黄山厅转了一圈)、枣香白茶、生普后决定下午再来喝茶,因为快到饭点喝太多茶有些不舒服。试饮用的杯子都是那种一次性的塑料小杯和纸杯,但是没想到喝起来效果还不错,大概是因为泡出来确实是好茶泡出来的。感觉广东这边对于绿茶热情也很高,有遇到一位大叔问黄山毛峰要不要洗茶。
其实自带了两个杯子(一个出老师的粗陶杯,一个小庄老师的星空杯),出老师的杯子其实过于大了,拿去品茶感觉有点不太礼貌,所以每次都跟别人强调,给一点点茶水就可以。但是因为这个杯一直没有出彩,就想着带去展会上混喝一下看看能不能对它的出彩有帮助。一掏出来就被桌上的人关注了,还有小姐姐借去拍照来着,但是他们只认为是粗陶杯,没有觉得是柴烧杯。星空杯倒是没用上,因为还是想专心拿来用单枞养。
关于茶具感想:
进入茶具馆果然还是我最喜欢的,面积比茶叶罐小,貌似有四分之一还是有在卖茶叶。
想看看有没有德化柴烧的茶具
看一下展会价格会不会有些虚高的表现
进入馆里面首先就是紫砂,逛了一段时间看到的还是紫砂差点怀疑这个馆是不是只有紫砂,很多都是直接以老师名字来作为门头—***老师紫砂展。看到不少茶宠,心里想着能不能淘到一个奥特曼茶宠,不过逛了一圈大多是传统茶宠比较多。
还有就是抱着看看供春的想法,发现大多都是段泥的灵芝供春,把手下部是撬开分成两枝的那种,不知道为啥比我想象的轻很多,还看到一个供春石瓢。不懂但撼。

然后比较多的就是瓷器,景德镇和德化的瓷器。
先说的德化的吧,整体看到都是那种批量生产的产品,白瓷和羊脂玉,价格偏低,整个展台就那几种款式的,主要以量为主,同质化的产品偏多。(回来看了一下手机上也没有留什么德化白瓷的照片)。还有批量化生产的那些平价建盏,也引得很多大叔阿姨购买。
反观景德镇的展位倒是非常的有特点,手绘或者彩烧的很多,让人看了很有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家就是,看到一个杯子以为是跟之前买的珐琅彩贴画杯子很像,结果拿下来一看全是手工画上去的,不仔细看真的以为是贴画的,但是每个线条都是能看出来是手绘的。



小花瓶看起来特别可爱~



还有台湾老师的店

其他一些钧窑,龙泉也有,这次来就捡了两个青瓷的杯子。

还是来说一些这次参展印象比价深刻的东西:
1.手工艺人有个性的手作,大多都是景德镇的,处于爱好或者熏陶,有自己的想法,做了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一看就让人非常喜欢的那种,确实是体会到匠心和灵魂在里面,所以能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真的很开心的吧。


2.一种天然石头但是又水墨画的视觉观感,说实话刚看到的时候还真的以为是作画在上面来着。




3.安化冰碛岩石壶。之前又看到过这个壶,在展会上看到这些壶形态各异,原来才知道是一整块石头掏出来的,是整体到局部,不像紫砂壶那样将很多局部拼接在一起成整体。很喜欢这样的形态,也很考验老师的功力,说实话做好还真有点困难来着,有缘入一个使用看看。


4.热着色铜。其实第一眼看感觉是漆器,因为很多都是茶垫,其实是高温烧制出来的,有些是上色,有些是裸铜烧出来的彩色质感,加上一些手工的敲打。看来创意和创新还真的无处不在,有倍经验到。



还有确实找到了柴烧产品,有一个很熟悉的品牌,在底下打了另一个款后产地变成:中国台湾了,厂家的戳还留着杯子上面;还有一些台湾老师柴烧的展台上面的柴烧,跟之前自己如果的无论外形还是烧出来的质感都一模一样,一时间都搞不清楚是谁借鉴的谁,不多赘述~
关于茶叶感想:
几乎百分之六十都是卖各个山头的普洱茶,普洱整个产业真的是蛮大的。
遇到一位小姐姐请我喝了易武和邦崴的生普,她说前者甜后者涩,确实在对比之下能感触有不同,但是说实话生普目前来说还是同一种味道,统称为普洱味,还是没get到那个点。两种茶每种喝了十泡多,晚饭都吃不下的那种。不过好茶喝了感觉肚子不难受。但是嘴里一直都觉得很涩很涩,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喝了很多别的茶。
看到有现场蒸普洱茶的,蒸完做饼直接卖掉。有点怀疑茶里面的水分到底能不能完全弄干净。
试了三家黑茶,感觉黑茶喝了有一点针刺感,所以决定先不喝黑茶。
买了景谷的白茶,云南的白茶适合了一遍,不像福鼎的那种甜香感,而是有些月季花的幽香感。
遇到一款超级好喝的金萱,转了一圈回来果断买了一包,感觉都快卖完了。
有一款标价960的茶,老板说你要喜欢400给你,吓得我落荒而逃,不善于还价的小伙伴参加展会可能会比较吃亏。(同时对自己说一句,这里的水很省,你把握不住)
同样也有那种新式方便的茶饮,一泡就能喝的,还看到有人卖咖啡,思路很棒。




广东对于茶的爱还是很充足的,都是一大家庭一起来采购,还有就是看到很多年轻人,但是忘了他们有没有在喝茶。
满足了,回来腿也废了,哪哪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