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简述》(下)
思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许多国家不断进行殖民侵略,以夺得更多的市场和工业原料。印度经历了漫长的殖民统治,印度人民是怎样一步一步为国家争取独立,并成为发展较快的国家的?
殖民时期与印度人民的反抗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本来很发达,手工棉纺织品大量行销英国。为了发展本国的纺织工业,英国从印度大量进口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英国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土公的领地,规定王公死后若没有儿子继承王位,领地就归英国所有。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定,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封建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趁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巾,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起义在最后失败。

知识添补
英国在侵略印度过程中,雇用当地人当兵,为殖民统治服务,这些人被称为“土兵”。当时,驻印度的莫印军队共24万人,土兵占20万人,1857年初,发生了“涂油子弹事件” 英国军队发给土兵的子弹用涂有牛油或猪油的纸包装,使用时耍用牙咬开。土兵都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印度教徒敬牛,伊斯兰教徒禁忌食用猪肉。英军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土兵的宗教感情,成为大起义的导火索。

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战争。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印巴分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川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选择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80名拥护者步行3周到达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几个月问,印度城乡掀起反对殖民政府的运动,一些地方发生武装暴动。英国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同时被判刑者达9万人。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知识添补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年12月25日——1948年9月11日),巴基斯坦立国运动领袖,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政治活动家,第一任总统(1947~1948)。印巴分治前任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鉴于真纳为创立巴基斯坦独立国家所做的不朽贡献,巴基斯坦人民称誉他为“巴基斯坦国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共和国
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尼赫鲁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印度于1975年吞并锡金王国,将原锡金王国设为所谓的锡金邦。21世纪初的印度,已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

知识添补
锡金王国,是1642年至1975年间存在的一个独立君主制国家。由世袭的却嘉(国王)统治。
1861年,锡金王国成为被英国保护的国家。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派驻专员。1947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1950年,又成为印度保护国。1975年,正式被印度吞并成为印度的一个邦。第12代却嘉(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流亡美国,组建锡金流亡政府,宣称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统治。1982年,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在美国纽约逝世,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继位。锡金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孟买是印度纺织业的发源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港之一。各种印度花布、麻纱,大多从这里输出。孟买也是印度的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孟买的工厂数目占全印度的15%,纺织工厂占40%。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