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九十九集 维新与革命
❶公元1894年九月十七日,中日两支舰队在鸭绿江口外的大东沟黄海海面相遇,经过五小时的鏖战,北洋舰队五艘主力战舰被击沉,一千余名官兵战死,黄海制权落入日本之手。中日甲午海战开战前,中国海军力量在世界排名第八,日本排名第十一,中国是东亚第一海军大国。然而,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一役的惨败和威海卫的全军覆没,彻底击碎了清王朝的大国幻想,标志着中国三十年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895年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限期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白银两亿两。
❷公元1912年二月十二日,由隆裕太后颁行退位诏书,宣称“前因民军事起,各省响应,九夏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政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 蒙 汉 回 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份退位诏书标志着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专制王朝的终结。
❸早在乾隆五十九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勋爵在经历了觐见乾隆皇帝的种种曲折后,有过一段深刻而富有洞见的预言“中华帝国是一搜陈旧而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继的能干而警觉的官员设法使它漂浮着并凭借其庞大的外观而使四邻畏惧。但当一位才不敷用的人掌舵领航时它便失去了纪律与安全,它即使不会立即沉没,也可能像残舸一样漂流旬日,然后在海岸上粉身碎骨。”在马戛尔预言一百二十年后,清朝这艘老旧的大船终于粉身碎骨,马戛尔的远见在于他预见到了中国终将处于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体系中,如果自上而下的变革不能发生,那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终究会将其完全淹没,伴随着清王朝的寿终正寝,共和与民主,将成为中国人民继续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