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外科-泌尿外科-尿石症

2023-05-29 19:23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尿石症

概述:

流行病学:

目前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比例远高于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多见于20-50岁,男性较多;

结石成分:

    含钙结石最多见,草酸钙结石占所有结石半数以上,其次为磷酸钙;

病因:

社会环境因素-南方高于北方,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下尿路结石减少、上尿路结石增加;

遗传因素-30%尿石症患者有家族史;

疾病-甲旁亢、Cushing综合征、骨肿瘤等都可导致高血钙、高尿钙;

饮食习惯-饮水少,小儿缺乏乳制品和动物蛋白,浓茶;

泌尿系疾病-梗阻、感染、尿路异物;

病理:

尿路结石可在肾或膀胱内形成,大多来自肾乳头,脱落后可到达尿路的任何部位并继续长大,小结石可随尿液排出;膀胱结石可以来自膀胱,也可来自上尿路的结石在膀胱内长大;输尿管和尿道结石往往是排石过程中结石停留所致;

结石可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肾功能损害,尿液淤滞后容易并发感染,感染可导致结晶的析出和沉淀,加重结石,形成恶性循环;结石-梗阻-感染

结石可直接刺激尿路上皮,导致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癌变;

诊断:

是否存在结石、是否存在并发症(感染、梗阻、肿瘤)、病因

肾绞痛、血尿(肉眼或镜下)、输尿管压痛(与结石位置吻合)、肾区压痛或叩痛(并发梗阻);

BUS可见强光团和声影,KUB可见90%结石,阴性结石可由IVU发现,肾图可了解肾功能;

防治原则:

    去除已有的结石、消除明显的诱因、保持尿量>2000-3000ml/L;

 

 

 

 

 

 

肾结石:

临床表现:

结石的大小与症状无一定关系,大型鹿角样结石无梗阻时可无症状,小结石进入输尿管可引起绞痛;

疼痛-大结石活动度小,疼痛轻微,多为隐痛或钝痛;小结石活动度大,可突然嵌顿导致肾绞痛,从腰部开始沿输尿管放射至膀胱或睾丸,阵发性发作,伴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发作结束后疼痛完全缓解;肋脊角叩痛;

血尿-疼痛+血尿是结石的特征性表现,合并感染时可有脓尿;

尿砂-尿中自行排出结石;

合并梗阻可导致肾积水、上腹部囊性肿物、肾功能不全;

辅助检查:

BUS-用于肾结石的筛选和随诊,可见强光团伴声影,可检出X线阴性结石,并可了解肾积水和肾皮质的厚度;

KUB-位于肾窦,圆形、卵圆形、桑椹状、鹿角形高密度影,均匀或分层;侧位片与脊柱重叠,可鉴别于胆囊结石和淋巴结钙化;由于有肋骨的遮挡、10%的为阴性结石,KUB阴性不能否定结石;

IVU-是结石的确诊方法,凡上尿路结石都应形IVU,了解是否积水、肾功能;IVU不显影时逆行造影作为补充;

CT-可显示0.5mm的结石,阴性结石也可见;

治疗:

基本原则:

    治疗目的是排除结石、预防复发;

直径<4mm的结石大多可自行排出,可保守治疗;

外科治疗指征:顽固性肾绞痛、复发性尿路感染、持续性尿路梗阻、代谢活跃的结石(1年内新结石形成、结石增大、尿砂排出);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外科治疗的第一线选择;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最佳适应症为直径5-25mm的肾盂内结石,绝对禁忌为妊娠妇女;

碎石成功的标准是结石排净或残余结石直径<4mm;

并发症为大量碎砂涌入输尿管并在管腔内聚集(石街),可导致梗阻性肾功能损害,预防方式是预先置入输尿管支架;

经皮肾镜碎石:

肾镜经皮肤穿入肾盂、肾盏内,行体内碎石、取石;

多用于复杂性肾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性肾结石;

开放式手术:

适应症-超声碎石和经皮肾镜失败、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巨大的复杂性结石、结石导致肾功能丧失需要切除肾脏;

肾切除术、肾盂肾窦切开取石、肾实质切开取石、肾部分切除术;

保守治疗:

水化疗法-每日尿量>2000ml,利于小结石的排出和控制感染;

止痛-度冷丁、NSAID药物;

解除梗阻-置入D-J管、肾造瘘;

控制感染;

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

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输尿管绞痛-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所致,所说的肾绞痛大多为输尿管绞痛;

血尿-腹部绞痛+血尿是结石的特征性表现,多为镜下血尿;

肾区叩击痛(+)、沿输尿管走行的深压痛;

辅助检查:

BUS-筛查手段,结石检出率不及肾结石,但容易发现结石近端的积水;

KUB-由于结石体积小,脊柱横突和髂骨的干扰,50%难以明确;

IVU-常规行此检查,肾绞痛后出现一过性功能性无尿,肾显影不良,应在绞痛发作后2w再行IVU;逆行造影用于碘过敏、IVU不显影、结石远端有输尿管梗阻等情况,可明确结石、梗阻、肾功能;

螺旋CT-尤其适用于绞痛发作时,可见高密度影和框边现象(水肿的输尿管壁形成的);

治疗:

基本原则:

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结石-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2侧输尿管结石、肾功能正常-先处理分肾功能差的一侧;

2侧输尿管结石、肾功能异常-先处理分肾功能好的一侧;

方法选择:

ESWL-首选治疗方法,效果不及肾结石碎石,>15mm的嵌顿性结石不采用;并发症有肠道出血;

输尿管镜取石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上段结石ESWL失败时可采用,术后由于输尿管暂时损伤,应置入D-J管;

输尿管切开取石-只适用于结石下段狭窄,或以上2种方法失败,切口于结石上方;

 

 

 

 

 

 

 

 

 

膀胱结石:

继发性膀胱结石较多见,病因为慢性尿潴流(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神经源性膀胱),可以来自上尿路的结石;

临床表现:

多见于老人和儿童,男性多见

下腹部疼痛-排尿时明显,向会阴部和阴茎头放射;

血尿-结石刺激膀胱粘膜导致出血,终末血尿;

排尿困难-由于结石在膀胱内可变动位置,排尿困难时轻时重,突然尿线中断、改变体位后好转,结石持续嵌顿于膀胱颈可致急性尿潴流;

经常并发感染导致膀胱刺激症状;

辅助检查:

BUS-膀胱内高回声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移动;

KUB-可见高密度影,IVU不是例行检查;

膀胱镜-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治疗:

经尿道取石术-适于直径<4cm的单纯膀胱结石;

开放式手术-适于直径>4cm的或较硬的结石;

   


执业医师备考-外科-泌尿外科-尿石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