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盒子美术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二)
3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美术作品
对同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授课教师只是从一个或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很难将学生带入深层次的思考,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拓展造成很大限制,所以要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3]首先是人对画作的直观视觉感受,如《清明上河图》中人山人海的景象,《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齐白石的《虾》在水中嬉戏的情趣,耶稣与众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说出“你们当中有人出卖我”时,门徒们惊奇讶异的神情动态。
然后再对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鉴赏,通常是指画作的技巧,有色彩、表现手法和画面构图等。如齐白石的《虾》使用水墨技法,仅用简单的色彩和笔触就将群虾嬉戏景象呈现出来,将那种悠闲自得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梵高的《阿尔的吊桥》使用非常强烈的色彩,用粗犷的线条与有力的笔触去描绘自己的作品,给人一种明快洒脱的感觉。
教师还可以讲讲作品相关的分析,或者作者的一些小八卦、爱好、趣闻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吸引儿童美术的兴趣。比如讲解傅抱石和关山月合画《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时,傅以酒代茶,喝完酒再去作画的趣事。最后,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要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如《清明上河图》表面上描绘的是汴京的繁荣,但实际是在对北宋末期消防殆尽、文武相争等现象的影射。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通过耶稣与犹大的斗争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展现的是社会光明势力与黑暗势力的冲突。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兴趣,进而陶冶其审美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彩色盒子,每个孩子都能寻找属于自己的宝藏。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艺术家,他们拥有发现世界的眼睛,依靠奇趣的童心,解构世界的面貌,构造出出人意料的奇幻色彩。彩色盒子有海外艺术家和国内设计师组成的专业艺术传播团队。我们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儿童艺术专业课程。课程采用多种绘画及经典设计课程。包括68种绘画材料,82种设计种类学习,融入156种知识点。通过五大美学知识融入课程中,培养孩子的五大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