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演出评议座谈会综述】如何继承麒派艺术

2023-08-19 08:0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记[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演出评议座谈会综述]


在这个问题上,与会者从各个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就能否改动和如何改动展开了讨论。


唐真认为,现在的剧场效果不能说明演员继承的水平。因为观众叫好只是对某一时刻的“象”的赞赏,不是从整个艺术形象上来评判的。问题出在许多麒派演员还是停留在形似而不是神似,因此观众也只能从一个动作一个唱腔上来欣赏。所以怎样能达到神似是值得研究的。


钱英郁、黄钧、乔剑飞都认为,神似固然好,能形似也不错了。今天学麒派不应艺宗一家。限在一招一式的框框里,但青年只能这样。为了速成,先把一招一式学下来,学唱要象录音机那样唱得一样,使人家承认你是这个派,哪怕火爆一点也不要紧。然后再体验人物心情,学习周信芳的表演方法。如果学都学不到家,还谈什么发展。


陈西汀说,现在不能谈真麒派、假麒派,要面对现实,把尺度放宽一点。只要有谁信仰麒派都开门,只要能有三分象,就鼓掌叫好。


杨柏年、陈琨认为,这次演出的几个演员,各有特点,各有风格,每个人都象,也都不完全象。其实是不可能跟周信芳完全一样的。学一个流派允许各人有各人的特点,一百个学麒派的人,就有一百个样子。主要是如何把麒派艺术学到手再溶化。


褚伯承说,一个流派如果学死,就没有生命力,如果又象又不象,反倒有发展的可能,所以在继承麒派上也可以百花齐放。


梁大成认为,如果不是象周信芳那样对剧场艺术透彻把握,仅是和尚念经似的唱几出麒派戏,那是继承不了麒派的。要进一步发展,才能千秋万代。


范肇鹏不无忧虑地说,麒派艺术有失传的可能,因为中年这一代断层,不能承上启下;麒派难度大,不是学几句唱就行的,这说明还要做艰苦的努力。


对于演麒派戏可不可以改动,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西汀说,青年学戏,先不要随便乱改,因为这是经典的。如果将来改成为你自己的东西,那是另一回事了。张信忠、颜兆鹤、杨柏年等表示赞成改革,但不要乱改,以致面目全非。要考虑改了以后的效果。大家还就《追韩信》中三处改词进行了讨论。【陈琥记录整理 原载《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讯》1989.12第四期】

【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演出评议座谈会综述】如何继承麒派艺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