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方同人作品设定评析】败者,流入幻想(其一)

2021-07-10 11:45 作者:深海_Salt  | 我要投稿

大家好!


好久没谈谈东方同人了,正好这两年涌现了不少东方同人作品,我在其中注意到了一些作品间创作的共性,因此想给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说说我个人的想法,供各位同人游戏爱好者和创作者一观。


纵观东方正作,ZUN的创作大量取材自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给历史安上了想像的翅膀。

西行法师、藤原不比等与他们不知是否存在的女儿;信道崇佛又转生的圣德太子;跨越2000年、向月中嫦娥复仇的纯狐……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旧作中幽香、魅魔、神绮等天马行空、无可稽考的角色,在新作中让位于原型明确、设定扎实的人物。


ZUN的做法深刻地影响了同人角色的创作。许多同人作者也从历史长河中遴选自己中意的角色,并把他们重构于幻想之中。在这些被重构于幻想的人物身上,我隐约感受到了一丝共通之处。东方同人作品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历史的败者”。


比较近的三部同人作品,《东方鬼葬剑》、《东方觉醒珠》、《东方光条阁》

其角色设定大量取材自历史及衍生的传说,让许多“历史的败者”登上了幻想的舞台。


其一

東方鬼葬剣 ~ Infinite Blade Pavilion.

東方鬼葬剣 ~ Infinite Blade Pavilion.

2020年9月的《东方鬼葬剑》,为“东方邪星章制作组”(邪导桃)的作品。

“邪导桃”向来重视对历史题材的运用,崇德天皇、菅原道真、安德天皇、武内宿祢、台与、细川伽罗奢、真田幸村、亲鸾上人……在其作品中能列出一长串历史人物的名单。在《东方鬼葬剑》中,制作组使用的历史题材可以说相当有分量,且流传极广,早已成为通俗作品乃至ACG中的常客。

被埋葬的首塚传说
兜塚守 桔梗

东方鬼葬剑五面BOSS

被埋葬的首塚传说

兜塚守 桔梗

Kabutodsukamori Kikyo

主题曲:桔梗塚传说 ~ Black Ventus

看到称号中“首塚传说”一词,大家可能就已经意识到了,“兜塚守桔梗”的原型正取材自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平将门”。这位自称“新皇”、掀起“承平天庆之乱”、遭到朝廷讨伐身首异处的“反贼”,死后得到了远超生前的名望。在关东地区被尊称为“将门公”,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武神、乡土神,还被祭祀在神田明神。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还煞有介事地为他除去“国贼”之名,平反名誉。

神田明神,平将门雕像

后世涌现出大量关于平将门的怪谈传说,《太平记》中有平将门的“首塚传说”,说将门战败后头颅被割下,带去京都示众,但这颗头颅竟然仍能以怒目视人、大声叱骂,最后在一道白光中飞回关东,最后力竭掉落。人们在头颅落地之处建起了“首塚”,以告慰其亡魂;《古事谈》、《将门记》中又有将门的“铁身传说”、“影武者传说”,说将门的生母是下总国相马的一条大蛇,曾用舌头舔舐将门全身,让他刀枪不入;又传说将门修习奇门邪法,周身有六个完全一样的分身作为“影武者”,常人难辨其真身。

七人影武者传说

除了这些关于生平的传说,将门还贡献了日本怨灵中最多的“复活传说”,成为后世创作者喜爱的经典题材。山东京传《善知鸟安方忠义传》、枕梦貘《阴阳师》里有泷夜叉姬收集将门亡骸,欲复活将门的神鬼故事;荒俣宏《帝都物语》中有魔人加藤保宪欲唤醒将门亡魂,甚至引发关东大地震的奇幻故事。

真女神转生,将门大人

但是有趣的是,《太平记》、《古事谈》这样的作品中,平将门被当作了“邪恶”的代表,成为“勇者斩邪魔”故事里典型的反派角色,但是在后世作品中对于平将门的描写,却变得越来越具有传奇性和悲剧英雄色彩,其形象向着反抗朝廷暴政、自立新皇的豪杰这方面演化。在《阴阳师》、《帝都物语》中都出现了有情有义、有理想有气魄的将门形象,《女神转生》系列中则出现了守护关东、保卫东京的将门形象,STG中的连缘系列,以平将门传说为题材,设计了平文门、平蝶鬼这样的角色,将门的形象也更接近于枭雄和豪杰,也许历史上他是仅仅数月便遭败亡的“反贼”,但显然后世对这位历史的败者倾注了极大的同情。

桔梗的服饰衣着,很可能取自《女神转生》

在《东方鬼葬剑》中,平将门被设定成了“制铁一族”的族长。

历史传说中将门的爱妾桔梗姬,在游戏中被设定为带着将门的尸体、盔甲和刀剑逃走,她的怨念与这些将门的遗物融合,最后诞生了“兜塚守桔梗”这样一个有着将门意识的复杂存在。

如果说平将门是日本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失败者”,那么另一个角色,就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失败者”了。

孕育五兵的鬼神
八苏神秋雨

东方鬼葬剑六面BOSS

孕育五兵的鬼神

八苏神 秋雨

Yasogami Syuu

在《鬼葬剑》的角色设定里,非常明确地讲出了秋雨的原型:

“太古中国存在的制铁之民的主人,被汉民族称为怪物的存在。原名蚩尤。”

关于蚩尤的故事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传说中他是九黎首领,在涿鹿之战与炎帝、黄帝联军对决,兵败被杀。传说中他洒出的鲜血化作了赤红的枫林,这也是“秋雨”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鬼葬剑》中收集“枫叶”这个游戏系统的由来。

一大堆枫叶掉落物

在“涿鹿之战”这个传说中,蚩尤明显是以“反派”形象出场的,呼风唤雨也好、铜头铁脑也好,最终都被黄帝见招拆招,成为被英雄斩杀的“恶龙”。汉代以来,蚩尤的形象也在一步步兽化,《史记》中蚩尤是“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述异记》中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似剑戟,头有角”,已经完全是一副凶恶的野兽模样。

汉代画像石,蚩尤

《鬼葬剑》中秋雨那大大的兽角,很显然取材自被描绘为半兽半人怪物的蚩尤。

大角、手持兵器的姿态基本一致

然而这样一个作为“历史失败者”的蚩尤,却收获了十分广泛的信仰和尊奉。上到国家层面,《史记·封禅书》:“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下到民间层面,国内许许多多以“蚩尤”为名的事物,从“蚩尤村”到“蚩尤塚”,从“蚩尤戏”到“蚩尤木”,无不显示出“蚩尤信仰”的强大生命力。

戴上兽角扮蚩尤

秋雨的称号里有“孕育五兵”四字,传说蚩尤善造兵器,被尊为兵器之主、战争之神,即“兵主”。《管子·地数》:“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现代有研究认为,在“五兵”传说的背后,反映的是古代冶铁炼金技术的大发展。在“蚩尤信仰”的背后,是古人对冶炼技术和制铁匠人集团的崇敬,“兵主”蚩尤绝不仅仅是战神,更是被当作了“冶炼之祖”。

这里就要谈到“八苏神”,秋雨的这个姓氏音同“八十神”,而“八十神”指代日本本土信仰的“大国主神”,又有别称“八千矛神”。祭祀“八千矛神”的地方是“近江兵主神社”,“兵主”这个与蚩尤关联极其密切的神名在这里出现了。

另一座“穴师坐兵主神社”旧址位于“弓月岳”附近,《新撰姓氏录》:“太秦公宿祢同祖。秦始皇帝之后也。功智王、弓月王率百廿七县伯姓归化。并献金银玉帛种种宝物等”。在这里所谓的“秦始皇帝之后”,是日本渡来人秦氏对于自己出身的一种说法,以始皇帝后人自居。

渡来人秦氏给日本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农耕、桑蚕、冶炼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兵主信仰”与冶炼锻造密切相关,因此有一些观点认为,“蚩尤信仰”就是这样随着冶炼匠人集团来到了日本,与“大国主神”信仰融合,在当地扎根。

《鬼葬剑》中大量涉及“冶炼制铁”,在兜塚守桔梗的设定中,说她属于平安时代的“制铁之民”;5面道中曲是《Tatara the Furnace》(踏鞴熔炉);六面道中曲是《钢生于火而归于地》,充分运用了“冶炼制铁”这个题材。


《鬼葬剑》涉及了这样宏大的主题,一场从中国大陆到日本列岛的民族迁徙,一场促进日本发展的技术扩散,以及让大陆深处古老信仰扎根日本的文化交融。

他紧紧跟随着东方原作的创作思路,渡来人秦氏、冶炼制铁、大陆信仰,全都可以在最近一些原作中找到对应的东西。

没忘记她吧?渡来人的守护神

平将门和蚩尤作为“历史的败者”,为什么却能得到后世如此的青睐?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平将门、蚩尤传说的演变中,有着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正史与戏说这三重维度的交织。

官方与民间的维度。平将门、蚩尤在官方口径中都是与“正统”对抗的异类,是被“正义方”打倒的“邪恶失败者”,实际上他们的形象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丑化,在将门那里是驱使邪法,在蚩尤这里是半人半兽。然而官方口径却无法抹消他们在民间所代表的意义,将门某种程度上被当作反对压迫和暴政的象征,死后怨恨不消、头颅离身仍飞,隐含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蚩尤作为“兵主”某种意义上成为整个冶炼行业,整个制铁匠人集团的代表,他所象征的先进冶炼技术,是远远超越狭隘的官方口径的。因而在官方与民间的维度上,他们都受到官方丑化和打压,但也都得到民间的支持和信仰。

中央与地方的维度。对于京都的朝廷,将门固然是“反贼”,但对于关东的地方势力却未必如此,将门在后世成为关东的乡土守护神,明显可以看到地方与中央的深刻对抗;蚩尤被视作与“炎黄正统”敌对的一方,同样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少数民族色彩,在蚩尤背后,有古老苗族文化的浮光掠影。在中央与地方的维度上,不仅有地方与中央矛盾的体现,也有异文化之间的碰撞。

正史与戏说的维度。在正史的角度上,平将门也好,蚩尤也好,他们都是历史的失败者,也没有什么神异可言。但是在戏说的角度上,创作者附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力,表达出自己的好恶,于是数月败亡的将门,却越来越被刻画成“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英雄;涿鹿之战的失败者蚩尤,同样会被刻画成英雄,甚至在许多玄幻作品中大放光彩。

《东方鬼葬剑》中的“兜塚守桔梗”和“八苏神秋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场“戏说”。

张开扬羽蝶

创作者还添加上了诸多ACG元素,游戏中桔梗全身各能分离拆解,还有“「灭光蝶」”(倒A高达,月光蝶)这样的符卡名,俨然成了“机娘”。

月光蝶

秋雨那里有“「蚩尤鬼神降临传」”(《鬼神降临传ONI》)和“吕布「月牙方天画戟无双」”(FGO吕布,宝具“军神五兵”)。

军神五兵,实质是兵主蚩尤

《东方鬼葬剑》中的这些梗是游戏的“表”,而在其“里”,则如上所述,涉及民族迁徙、技术扩散、文化传播这样宏大的主题。平将门和蚩尤虽然是历史的失败者,但在游戏中却成为了先进制铁技术的象征,也是古代制铁匠人集团的代表,他们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了“常民”又拉拢又疏远,又利用又打压,又被崇敬又被视作异类的存在。

上个世纪,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多个不同的维度,探索日本民族的起源。前期“山人论”中,他提出日本最原始的“山民”被外来者驱逐,最后在“常民”的认知里成为山中的妖魔;后期《海上之路》等作品中中,他又研究了从南方海路前往日本列岛的民族迁移路线,谈及日本民族的祖先来自海上的可能性。

柳田国男对于日本民族起源的探索和猜想,不仅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也对文艺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轫自柳田的思想,传给了水木茂,传给了京极夏彦,传给了ZUN,也传到了邪导桃制作组手上。

历史的败者、与正统为敌的“异类”、被主流社会歧视的边缘群体、四处迁徙流浪的外来人,对他们的研究,某种意义上是一场“寻根之旅”。

水木茂寓其于漫画,京极夏彦寓其于小说,而ZUN寓其于游戏。

邪导桃在《鬼葬剑》中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寓深刻主题于游戏创作的倾向。

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观察和借鉴的,传统文化、历史风云,无不是创作者的舞台。


既然历史没有假设,那就让幻想张开翅膀。


东方鬼葬剑词条(THB):

https://thwiki.cc/%E6%9D%B1%E6%96%B9%E9%AC%BC%E8%91%AC%E5%89%A3_%EF%BD%9E_Infinite_Blade_Pavilion.


【东方同人作品设定评析】败者,流入幻想(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