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历史上的太监

2022-09-07 20:24 作者:心之易道  | 我要投稿



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历史,之前的夏商周是封邦建国史,小的时候学历史,是按照奴隶制和封建制区分 但是我现在的理解,不是很准确,还是按照封邦建国和帝王中央集权两个阶段分比较好。

回到问题。

历史中的太监,到底好不好?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用,而宦官之祸到底是什么?

直接说结论,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宦官和太监 绝大多数都是代表其主子,皇帝的利益出发点办事,私心有没有,不可能没有,但是对比影响帝制和社稷的其他组织团伙,那对于皇帝威胁小太多了,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贪图享乐而已,并且自古以来,太监反皇帝,反国家的很少,他们帮助皇帝对抗其他人的却很多,他们需要得罪很多能量极大的人,所以他们也形成了势力团伙,这个基本上是被皇帝默许和特批的存在,强势一点的君王会严谨太监干政 ,而弱势一点的帝王,很多都是依赖或者几乎完全依靠太监团队的能量,以确保自己的社稷和帝王位置安全。

影响帝王位置安稳的势力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自古以来都是他们之间相互角逐和角力,谁也别说好过谁,对于帝王来说,都是威胁,只有太监最安全。

【帝胄直系藩王势力】【外戚帝胄姻亲势力】【士族文人官吏势力】【地方豪族或者武装势力】【宗教势力】【异族融合势力】等,还有就是【宦官太监势力】,在这些势力当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为了为了平衡和掌控他们而煞费苦心,皇帝最喜欢最信任的曾经是直系姻亲关系,大秦二世而亡,秦始皇嬴政(正)因为自己母亲的原因,没有封皇后,导致无法嫡子继承被赵高利用,历史上最恶的太监莫过于此,但是他也是为新主子服务,虽然是自己选的。秦始皇经历过各种叛,弟弟成蛟带兵叛乱,母亲支持嫪毐叛逆,这些都是上述那些势力的范围。大汉重用外戚,从吕后到窦太后王太后,各种外戚之祸,太监逐渐被信任和重用,王莽就属于外戚,甚至篡国成功,东汉末桓灵二帝更是外戚当权,地方豪族和异族团伙以及宗教团伙各种借着天灾搞人祸,皇帝最信任就是宦官们,而文人士大夫阶层和官吏阶层他们除了依附强势,就是各种威胁皇帝的权利,皇帝为了制约他们,所以太监们一定会与之斗争,太监在历史书当中,自然被污蔑最多。立场问题。

获得大汉权柄的曹家,即是外戚,最关键的就是地方豪强武装,对于皇帝喜欢谁不喜欢谁,首先就是威胁帝王位置的这些货,所以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帝权天授,慢慢就变成了,皇帝轮流做了,禅位,成为了作为普通的获得方法,皇帝还很容易成为傀儡,两晋南北朝的皇帝就很窝囊,自此,后世帝王非常忌惮包括我上数的那些势力组成,尤其是外戚,地方豪强,以及帝胄团伙,所以更加信任身边的太监,到了大唐,因为安禄山祸乱从极盛之国,一下子走到了藩镇割据的时代,说明什么?地方豪强如果你压制不住,都靠不住,他们必须要既用之,更要能控制得住,皇帝越来越忌惮这些有武装力量,还是一方豪强的势力,两晋的历史就可以很容易读到,王马共天下都有直接反叛的,桓温桓玄刘裕,再到五代十国的朱温李克用,再到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随后就是烛影斧声后的赵光义,皇帝的位置以及传承要想保住,很难,威险就在身边每一天,培养自己的政治力量,对于皇帝来说,很重要,强势的可以拿捏掌控的皇帝如司马炎这样的,死后马上就出现八王之乱,很多都等不到死那一天,所以到了大明朝,朱元璋从开国不就三大案就把相权给废弃了,压制士族官吏和地方豪强方面也是手段凌厉,不过,根本还是解决不了所以势力的此起彼伏,最后朱棣上位,诛灭十族方孝孺,一朝天子一朝臣,维护老皇帝制度能有几人,而新皇帝考虑的就得是自己的位置和如何与身边那些人斗争,所以太监从古至今,都是皇帝非常喜欢和信任的存在,仅仅是强势到拿捏掌控天下者,才会考虑到限制宦官,但是老子能力强,儿子未必行,你不可能杀光所有威胁者,而威胁又无处不在,就因为你的位置和权力中心的能量,太过于光芒万丈,所以,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太监,不要完全去相信对太监的诋毁,他们都是人,人都是有不一样的三观体系,而太监出于对皇帝的感恩戴德,一般都是为皇帝和社稷服务的比较多,他们中倒是有不少德不配位的存在,能力不行,却权力极大,所以导致误国的存在,如赵高,如童贯,贾似道,王振,刘瑾等等,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不会叛国,不会弃之而去,在没有主见和可用之人时,往往信任这些太监。

历史就是这样,皇帝出错了,基本都得有背锅的人,而太监往往是担这个风险和责任的最佳人选,更何况他们还从中发挥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我们就要说,中央集权制的利弊问题,我们大一统的天下,能够维持至今两千多年,形成了有内核价值观体系,有归属感有向心力的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功不可没,但是维系中央集权制在古代时期的管理方式,确实很难,维持和保护大权在握,需要付出很多,皇帝被很多势力包围,而又很容易能力不足,能量不足,所以,宦官团队往往都是由皇帝亲自推上去的,对于帝王权力的维护上,为了压制相权,又给予宦官更高的能量,所以历史的车轮碾过的痕迹,往往留下来的印记,宦官都是负面的,因为有功劳是应该的,皇帝有过失,背锅必须就是这个,他们是专业的,并且他们又因为帮助皇帝压制士族官吏和相权,豪族甚至外戚和帝胄等等所有威胁帝王位置的势力,最后要写在历史中的宦官阉人,能有什么好?

而我们读历史,不要一味的认为,皇帝没有宦官太监的误导,历史走向一定会好很多,这种奇葩言论,要知道,皇帝也许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他们。

聊历史上的太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