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预制菜谁最爱?

2023-09-23 19:31 作者:梦归当处  | 我要投稿

黄智贤中国 2023-9-1912:39.台湾主持人作家 "预制菜"谁最爱? 1 广义的预制菜不是新鲜的事情。 中国5000年来,为了保存跟运送食物,发明了许多预制菜。 泡菜、卤味、肉干、火腿、酱菜等等。 无数的美食都是先民用智慧克服现实条件,发展出来的"预制菜"。 泡面,也是预制菜。 当然,现在更有日益精进的料理包。 2 "预制菜"其实也有许多优点。 因为是食材或食物的成品或半成品。所以,容易运输及保存。 农产品盛产时,可以做成商品。 所以,台湾凤梨、芒果盛产时,可以做成凤梨冰、芒果冰、凤梨干、芒果干。 萝卜可以做成萝卜干,马铃薯可以做成更多食品。 3 所以,广义的预制菜不是新鲜事。 但是,现在引起议论的预制菜,是工业化制作的预制菜。 要吃时,加热一下就是一餐。 让工业化制作的预制菜大量进入餐厅,甚至进入学校,就是完全不同的范畴。 4 对消费者来说,谁家里不囤点泡面、料理包、罐头、酱菜、火腿? 但,这些"预制菜",就是图一个方便。台风天或是不煮饭时可以吃。 野营时也可以吃。 但,大量进入学校,只是对资本有利。 对学生健康、对教育的本质,甚至对学校降低成本,都是不利的。 5 预制菜的口味,真的比得上现煮的蔬菜跟肉吗? 营养流失是普遍的常识。 未知的添加剂,更是风险。 而不再有厨师现场烹调,每个学校的餐点自主性跟多元性都会丧失。 这是我们要的吗? 6 资本可以很轻易地透过恶性竞争等手段,最后垄断学校供餐的市场。 因为资本采购的量非常大,于是就会宰制甚至垄断农产品市场。 而许多家常的食材,因为不适合做成预制菜,所以资本不会买。 在大批量采购的威力下,这些食材会很快从市场里消失,变成没有人种,没有人买。变成市场上只有少量食材可以买到。这是我们要的吗? 7 中国5000年累积的烹调厨艺,恐怕要在短期内被消灭了。 厨师会大量失业。 整个中餐体系,恐怕会在短期内崩解。这是我们要的吗? 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社会变成那样吗?这是国家需要的吗? 8 餐厅本来就应该尽量现煮。 在餐厅吃到大量的预制菜,本来就不是值得欣喜的事。 中小学生的营养午餐跟学校食堂,更应该现煮。 现煮的餐点,营养与口味,是预制菜无法比拟的。 这无庸置疑。 更何况,学校食堂跟营养午餐,是一种家长跟学生都无法完全自主选择的场景。 就应该积极询问家长的意愿,并且为家长跟学生把关。 9 请容许我举台湾的经验做例子。 台湾中小学营养午餐,从台北市到乡下,最贵的大概55元台币,最便宜的十几元台币。有的规定全部自付,有的免费,有的只要自付一部分。 但是,台湾的营养午餐,100%都是新鲜现煮,不是预制菜。 有80%是学校自己有大厨房跟设备,有厨师、工作人员跟营养师烹煮。 如果学校人数太少,不足以撑起烹煮团队,那就跟附近的学校合作。 剩下20%,连合作的学校都找不到的,则是向团膳公司订餐。 但是不管是自己煮还是向团膳业者订,餐点都是当天新鲜烹调。 即使是跟膳食公司订餐,送到学校的餐点,也是用大的不锈钢盆密封装好,急送到学校。 然后,学校里的每个班级,才自己现场分装给同学吃。 因为学校营养午餐,不只是孩子吃营养可口的餐食。 10 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景。 包括班级里每个人要排值日生,要分担劳务轮流舀菜。 饭后每个人把自己的餐具洗干净等等。 这种分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培养。 台湾营养午餐剩余的菜与饭,很多学校会打包好,给特定的中低收入贫困家庭。 其他的,会转成厨余,用来喂猪。 还要时常纪录检讨,学生喜欢吃那些菜,不喜欢吃那些菜? 营养要如何均衡? 如何把学生不喜欢吃,但需要的营养,做成口感更好的餐点? 11 预制菜,是一种中性的,有利有弊的商品。有适合预制菜的场景。 但是,预制菜是最有利于资本全面掌握我们食物的途径。 因为工业化生产、运输,以资本打入餐厅跟学校。 如果不谨慎处理,很快会由少数几家头部大资本,全面垄断、控制我们的三餐饮食。我们的农田、养的鸡鸭鱼肉,都会更快速地被资本宰制。 而这,绝对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是利于资本主义。 我知道我写这些,必然得罪资本,以及资本控制的学术、媒体等等

预制菜谁最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