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南山矿探访丨2023.8

前段时间探访了马鞍山南山矿,写篇流水账记录一下过程,近期要去的车迷朋友也可以作为一份参考。此次行程由于时间匆忙加之交通不便,只拍摄了47米站、凹山采场、矿铁机务段和车辆段。

本篇探访顺序推荐公交&打车前往的朋友参考,自驾的朋友可随意。

由于矿区地处偏远,本人直接打车前往,目的地定在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建议出发前包里准备两瓶水,夏天高温折磨人,矿区基本还没遮阴的地方。路上耗时略长,从市区开车也需近30分钟。到达公园门口后往里走,沿路有许多早年的矿用设备。在公园中间位置放置了一台1975年制造的韶峰ZG150-1500,编号1501,序号C400117。外观看上去保存状况还是不错的,估摸是公园修建时顺带翻新了一下,不过下午拍摄逆光。

再往里深入会看到坡上有个圆形的观景台,观景台是处高点,横跨了前往高村采场的线路,也能看到从47米站开出来前往69米站方向的列车。矿区这两个站都是以海拔高度命名,同理还有位于47米站东侧的55米工务段。
观景台上视野很开阔,能看到原先下凹山采场的线路。凹山采场在废弃之后就填成了一个湖,假使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湖水会映着天空的蓝色,十分出片。在观景台上拍摄高村方向的列车建议是午后太阳刚过顶光的时候,湖水是最蓝的,同时太阳高度角高,机车光线充足,不会被侧面山坡的阴影遮挡。


一些观景台拍摄参考:
本人拍摄的这段时间观察下来从47米站往东[即凹山采场一侧]开出来的列车:如果是机车在前面拉,都是走55米工务段北面的线路往69米站方向去的;而如果是机车在后面推,则是往高村铁矿方向去。当然这一点仅仅是个人观测一段时间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高村的列车基本是空车推过去,拉满矿回来;而69米站则是拉上去倾倒矿渣的。关于车次频率,本人拍摄的一段时间大概为5-10分钟一趟,频率很高,不用担心空跑白给。




在观景台拍摄完成后,便离开公园沿着马路往前走,矿区这边很简单粗暴的用道口对公众区域和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道口就是大门。

观景台下坡路走下去的第一个道口应该是一个水泵站,随后再往前走经过的道口便是55米工务段的“门”。55米工务段内除了一些国铁常见的轨道车外,还有全国唯一一台GKD5BG,出动频率极低。

沿着路再往前走就能看到绿色滚网拦住的47米站,看早年的图47米站以前都是没网的,估计也是这两年装上的,很新。47米站内有一台“小韶峰”,型号是ZG80-1500-2,早年用来拉矿区通勤车的,通勤车车厢也很有意思,稍后会提到。47米站西侧有一段往北延伸的线路,里面停放着几台韶峰,往里的三根股道就是以前的矿铁机务段。



由于天气炎热加之时间较晚,随后我们就直接特种兵式步行前往车辆段,中间走凹山选矿厂绕了一圈,沿路能看到凹山选矿厂里的装车线。当中还途经了一些已经废弃的厂房,这段路走起来弯道多坡度大,需注意安全。

最后赶着日落前赶到了车辆段,车辆段里东西也挺多。个人觉得最有亮点的是塞最里面的几节通勤车厢,这几节YZ25B在车顶两端加装了大灯,其中一端连接处还有观察窗。不知什么时候停掉的通勤车,现在车厢里堆了杂物。





南山矿还是很有意思的,真的值得一拍。至于城区的马钢,实在掰扯不出啥流水账,自己也拍的一知半解,就不瞎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