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售终端如何复盘品牌一年到头的业绩表现以及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一个经销商的视角

2021-03-09 21:49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引言



课题:零售终端如何复盘品牌一年到头的业绩表现以及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一个经销商的视角
参与:冷芸时尚2群群友
时间:2021年2月13日
庄主:Damon-上海-品牌经理&买手

庄主、跟庄副庄主简介




1.复盘的目的和作用
现在是2月,相信年前各位在公司都应该进行过工作总结或者部门述职,不知大家对工作总结或者述职的认识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目的和作用的理解。

就今天的主题,大家可以把复盘理解为一次结构化的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更多地是对工作内容进行回顾,围绕过去工作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复盘,我的理解里,是在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更多探索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提升,提升自我素养以及未来的工作成果。

简单说来,复盘作用有以下三点:
(1)目标跟踪,事中强化,事后评估;
(2)经验共享,扬长避短,查漏补缺;
(3)流程固化,提升效率,让结果可控。


2.经销商和品牌方的差异性
因为复盘的范畴太大,我们今天时间有限,需要对内容进行聚焦。我目前服务的公司为经销商,所以今天我们主要的视角就会从经销商的角度进行切入。经销商和品牌方最大的区别就是——经销商会更聚焦于生意本身,某些时候目的会更加直接,把货通过渠道与消费者进行链接,通过销售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与品牌的互动更多地是执行和消耗,某种层面上来说,更倾向于短线行为。


3.经销商进行品牌运营评估的维度
今天的分享基于底层逻辑和行为,不涉及指向具体品牌,后文相关图片也是我自己做的,不涉及任何版权,就不再单独说明。就目前的工作经验,分享下我目前进行品牌基础评估的维度。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我在进行品牌运营评估时的维度主要关注销售规模,经营利润,竞争力,健康性。其中我认为销售规模是面子,经营利润是里子(经销商维度里最重要),竞争力是市场地位,健康性是发展潜力。这几个维度也是我后续进行分享的逻辑。


4.复盘的套路和创新
结合复盘的作用,直接体现进行复盘的结构:
(1)目标回顾;
(2)结果评估;
(3)原因分析;
(4)规律总结。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1.2020年品牌运营结存

因为这次分享是基于我今年的复盘ppt,出于诚信原则,后文所有分享会模糊关键数据。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复盘一般是总分总结构,所以品牌运营结果的整体呈现放第一位。



2.预算达成-内部/外部
大家在公司工作,我想每年老板都会有工作目标,是发展方向,也是考核维度。一般来说,也就对应着评估维度里的:全年销售目标,存销比及库龄,折扣和坪效。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3.终端数量对比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这方面数据相对是公开透明的。从上图来看,我们目前是稳步提升,但作为经销商需要控制自己新开店占整体门店数量的比例,以免货品和资金风险过大。


4.销售规模对比
而销售规模,除开终端数量,还有销售数量,成交金额,件单价等维度,我就不一一展开。以上都是品牌运营结果的呈现,一般来说,工作总结的框架大抵如此,各个公司根据行业和部门不同,各有侧重。这些一般都是跟着计划走。从我们自己的数据来看,我们绝对值增长稳定,但是比例是逐年放缓,这跟品牌和经销商合作阶段和发展阶段有关。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在进行多维数据分析时,我们看的是什么?

商品分析:销量看板/渠道分布/主品分析。
营运分析:达成/人效/团队。
销售支持:仓储物流/CRM/广宣/陈列。
财务评估:毛利率/保底门店/现金流。
人事评估:人效/薪酬/编制建议。
店装评估:项目推进及优化建议。

一般我进行数据分析时会分为四个部分:
(1)商品分析;
(2)营运分析;
(3)销售支持;
(4)中台评估。

其中中台就是公司的后勤职能部门,人事,财务,店装。大部分经销商都是分品牌独立运营和核算,但共用后勤职能部门。

1.商品管理
一般是看经销商的属性是偏品牌级数还是偏运营能力。在我这里,商品和营运都是算做运营岗,销售支持因为品牌各有定位和要求,也需要单独设立,实际分工上,一般都是商品和营运兼职。

市场,订货,回款多维度在这里我们都要涉及。经销商不能一味追求生意规模,品牌代理其实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需要适时评估,该退出就得退出,提前留好砝码,这也是经销生意的痛点,所以有实力的经销商现在很多都在往供应链上游渗透。如果想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我们应当如何入手?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在商品分析维度中进销存是大框架。成长中品牌,一般销售分析最多,大体可分销量、金额。上图为销量看板:分月同比,分月成长,季度占比,渠道占比,品类占比,授权占比,不一而足。销售金额可类似进行拆分,增加单店维度。2020年疫情原因,Q1 大家应该同比都比较惨淡,我们也是2-4季度追得比较多。



2.营运分析
分月达成是最直观的指标。然后就是团队配置(店长/店员占比)。全年晋升调整一览,单店人效/坪效等也是常规的分析指标。越是中高层岗位目标衡量的时间维度会拉长,季考年清是常见方式。门店和初级营运会更偏向于月度维度。坪效更多地是与市场评估体系接轨,大品牌或者上市公司会定期公布,我们也可以有一个直观地评估参照体系。


3.销售支持
销售支持指仓储物流、CRM、广宣与陈列。仓储物流是基础,以我们为例,目前物流外包与春风合作,所以对于仓储面积、仓储配送、仓内管理、上新、退仓等流程都需要关注。评价标准是保证需求得到满足情况下,尽可能让服务更有性价比 。

CRM主要是提升连带率,以及推广品牌,目前跟着品牌方政策走。广宣设计是为了匹配各个大型节假日和商场周年主题活动,以及临时性卖场和展卖,需要提前规划。陈列产品更多是执行品牌方VM方案和产品主推,不再赘述。


4.中台评估
如前文所言,中台这里就是指人事,财务,店装,各位平时内部分析或者考核会有哪些方面呢?

财务评估:毛利率/保底门店/现金流。
人事评估:人效/薪酬/编制建议。
店装评估:项目推进及优化建议。

财务上我一般会从采购维度(现金流)及运营维度(单店毛利率/保底门店异况)分析。人事方面我会结合营运分析,给到人效,对单店编制和薪酬调整进行参考。店装就比较简单,我会分析钱都花哪里了,现在新装一个店铺每平米需要多少钱,调整下一个周期开店计划如何给到店装预算。店装一般是“开、关、并、转”都需要综合考虑的。




在品牌运营中,通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在此我通过一些思维导图来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1.结构化分析: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2.主体侧写:运营、职能、终端、甲方、第三方
3.事件回顾:重大/异常/可复用的经验
4.行业趋势:热点/标杆/对手

关于结构化分析,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图表: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图片左边为经销商需要面对的主体,右边为三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上为进行回顾,评估,乃至反思,探索的的底层逻辑,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逐行审视都能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可以提升的空间。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大家应该都面临销售滑坡,回款不够拿新货的情况,这个时候主体就是:品牌方,三流就是资金流出了问题。我们改如何改进?

(1)和品牌方充分沟通,表明自己面临的困境,探索品牌方的政策;
(2)拿货时沟通采取分批拿货,先拿当季和下一季的主推款,过季及辅助款暂时不拿;
(3)合理利用退换货政策,品牌方疫情期间特殊政策(共同发展为出发点)。

在事件回顾和行业趋势两方面更多地属于如何实现共享经验,扬长避短了。我还是以疫情为例,通过2020年的磨练,“活”下来的经销商应该在供应链及销售端处理上都有自己的经验了,下次碰到极端情况,处理方案及结果肯定能得以优化。




预算拆解,从各个评估维度的OKR开始。做零售离不开目标,对于目标制定也是有很多原则和方法。今天我们主要是从经销商角度如何去实现目标。所以目标是否清楚且不断在强化,目标是否在团队内部达成共识就尤为重要。分享一个图片:一般是先做一稿全年预算,然后每个订货会分拆 OTB ,根据当时最新的经营状况和开关并转计划以及市场状况做修正。2021 年的发力点我就是按照这张图去一一审核的。

(图片来源:庄主本人)

最后,作为一名经销商,我想对说的是:

首先,尽可能做确定性高的事情。这并非是说我们不要去吸收新的东西,而是控制比例和杠杆。目前的市场环境在疫情下极度不明朗,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和现金聚焦在品牌的核心生意。

更重要的是,对于经销商而言,现金流是生命线。公司和个人,重点都是现金为王。疫情期间这一点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现金流和周转期真的很重要。



庄主总结

一、引言

1.复盘的目的和作用
复盘,是在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更多探索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素养以及未来的工作成果。
复盘作用:
(1)目标跟踪,事中强化,事后评估;
(2)经验共享,扬长避短,查漏补缺;
(3)流程固化,提升效率。

2.经销商和品牌方的差异性
经销商和品牌方最大的区别就是——经销商会更聚焦于生意本身,某些时候目的会更加直接,把货通过渠道与消费者进行链接,通过销售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与品牌的互动更多地是执行和消耗,某种层面上来说,更倾向于短线行为。

3.经销商进行品牌运营评估的维度
品牌运营评估维度:销售规模,经营利润,竞争力,健康性。

4.复盘的套路和创新
复盘的结构化:
(1)目标回顾;
(2)结果评估;
(3)原因分析;
(4)规律总结。


二、品牌运营结果的呈现
1.2020年品牌运营结存。
2.预算达成-内部/外部。
3.终端数量对比。
4.销售规模对比。


三、多维数据分析
商品分析:销量看板/渠道分布/主品分析。
营运分析:达成/人效/团队。
销售支持:仓储物流/CRM/广宣/陈列。
财务评估:毛利率/保底门店/现金流。
人事评估:人效/薪酬/编制建议。
店装评估:项目推进及优化建议。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1.结构化分析: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2.主体侧写:运营、职能、终端、甲方、第三方。
3.事件回顾:重大/异常/可复用的经验。
4.行业趋势:热点/标杆/对手。


五、2021年计划及发力点
预算拆解→各个评估维度的OKR


六、讨论
1.尽可能做确定性较高的事情,把有限的资源和现金聚焦在品牌的核心生意上。
2.现金流是是生命线。



文字整理: 张怀楷
审核 : Cherika Chen
版式设计:Alex Li

End



零售终端如何复盘品牌一年到头的业绩表现以及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一个经销商的视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