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将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引导青年树立健康婚恋观

多年来,“高校情杀案”不时发生,引发社会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认为,各种悲剧的背后,是高校婚恋教育的缺失。今年两会,她带来了一份有关“构建和完善高校职校学生婚恋教育体系”的提案,建议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职校学生必修课。
“调查显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之一的就是情感婚恋关系。”于欣伟注意到,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导致他们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停留在生理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教育部已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以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但在现实中,青年婚恋观的培养面临诸多挑战。
于欣伟举例说,部分风花雪月的文艺作品宣扬浪漫但不切实际的爱情观,媒体上渲染较多的则是贪官、明星婚外情、同居、闪婚闪离等负面婚恋信息,无形中传播了很多错误的婚恋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甚至中学生。
她表示,作为重要的社会人才储备群体,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个体的人生价值取向,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他们进行有关婚恋和家庭的良性辅导,是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的根基。
因此,于欣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教育影响的三维婚恋教育模式。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职校学生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婚恋关系、家庭关系及亲子关系教育。以高校职校学生的婚恋关系的辅导教育为基础,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平安家庭的建设。
第二,推动《婚姻辅导服务标准体系》出台。进一步研究“婚前辅导”“婚姻关系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离婚调适辅导”四种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模式,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考核验收机制、标准化辅导操作流程等方面明确标准。
第三,推动婚恋关系、家庭关系及亲子关系的教育培训师资的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案例系统编撰婚恋教育课程教材,对全国高校婚恋教师进行培训。
第四,民政部、教育部、全国妇联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公益性婚恋服务项目与高校职校进行长效性合作,提升婚姻家庭辅导团队的专业素质,严格岗位培训和考核,为高校职校学生的婚恋教育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