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学习笔记] 关于AE脚本AutoSway参数Lag factor(滞后因子)的理解简化
2023-01-15 16:26 作者:Voice-of-Shadow | 我要投稿
嗯、这是我最后一次使用Auto了、、、(确信、、、、)
首先随便应用个Auto把尾端的位置表达式复制下来
滞后因子的参数影响变量z:
z=Math.max(thisComp.layer('[SwayControl1]_形状图层 1').effect('AutoSway Pin')('Lag factor'))*0.001;
咱们只看X轴的位置:
transform.position[0]+(x+l)*Math.sin(kaze+sin)/Math.exp(d*gtime)
剔除常数(包括其他参数)得到:
x*sin(sin)
sin变量值为:
sin=loopSec*e*Math.sin(time*Math.PI*g+t)
同样剔除常数(包括其他参数)得到:
sin(π+z)
偏移的参数影响变量t=t+(no*z*10)与变量z10倍关联计算数值
从而可以得出AutoSway滞后因子的周期为200π
x=x+no*z*50
也就是200π的周期函数乘一个增函数

结论
AutoSway参数Lag factor周期为200π且值周期值越大摆动幅度越大。可以适当调节参数Sway distance来控制。
同理可以得出偏移的周期为20π、也就是约每31.42飘动方向完全相反。每62.83完全相同。
根据飘动的运动学规律。滞后因子的数值(÷100)大概在斜率为负、因变量取值为正。如图中箭头所示区间取值较为合适。

滞后因子调节的效果与打的木偶点数量有关系。所以你还在用auto的话请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调节auto的参数。除了衰减和xy缩放以及新版本报错的拉直都可以调调。做更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