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上最惨考据党,工业文大神齐橙因史实过于惊人被迫改大纲

2020-11-03 19:41 作者:逆流书斋  | 我要投稿

看工业文的读者应该都知道齐橙。

作为一个不务正业(挂掉)的大学教授,他的主要工作是教书,副职是刷微博,实在闲着没事干了才回去写写小说。

他的作品虽然感情戏没啥看的价值,但是里面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那一步步走开的艰辛,刻画地还是十分到位的。

为了这份到位,作者本人往往会在写作之前去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以保证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史实。

他的新作《何日请长缨》也是如此。

与其他作品不同,这本书的重点聚焦在一个机床厂,故事中大多数桥段都是围绕机床产业来展开的——还有一些维持主角“骄奢淫逸”的日常生活的附加产业,不过那不是重点。

整个故事从主角所在的机床厂出发,不断地开拓新技术来增强实力,联合国内大大小小的厂家一起向国际拓展市场,虽然没那么爽,但是足够的踏实。

而在最近更新的剧情中,作者在结束了围绕德国先进机床技术的“备胎”科研计划之后,把目光瞄向了俄罗斯。

众所周知,曾经苏联的机床产业十分发达。

在作者的构想中,虽然因为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实力大不如前,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他打算让主角引进对方的数控技术,增强我国机床产业实力的同时一举打开欧洲市场。

于是,本着实事求是的选择,作者习惯性地查阅了一下当年的文献作为考据依据。

然而,这次却正是因为考据,翻车了。


文献显示,俄罗斯的机床产业十分衰退。

我特意去查了下作者正文里引用的那篇文献,上面的数据真的如同小说里所说的那般,甚至在数据对比的情况下,更加严重。

在数控机床一项数据上,俄罗斯的产值1991年还有一万两千多台,而到了1994年直接跳水到五百余台,1998年更是仅剩一百出头……虽然后续有抬头的趋势,但是冲这惨淡的产值也能看出来他们的数控技术远离世界先进技术许久,毫无借鉴的必要。


所以,作者只能被迫修改大纲。

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剧情,是我们这边出技术占股,在俄罗斯境内新建厂房。

这样可以在满足当地招工需求的同时,借用对方的市场渠道,打开通往欧洲的跳板。

而在与上级领导汇报的时候,他更是提出了号召国内企业去俄罗斯投资的“趁虚而入”计策,得到了书友们的一致好评。

而此时章说区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大家纷纷对作者的悲惨遭遇表示了同(chao)情(xiao),更有甚者跟作者认认真真地讨论起了俄罗斯机床产业的现状……

可以说是一种别样的考据文日常了。

史上最惨考据党,工业文大神齐橙因史实过于惊人被迫改大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