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都说“成事难”!难在何处?在人不在事(发人深省)

人生在世,想成事是非常难的。如果不难,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人了。
事实上,每一个现在貌似平庸的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梦想,都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但因为各种条件和原因,他们都没有成功,都失败了。
从此之后,有的人就选择了放弃,从此循规蹈矩、随波逐流过一生。而有的人则是百折不回,越挫越勇。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不经历磨难,又何以成人?
那么说“成事难”,难在何处呢?
其实,“事”的方面并不太难,难就难在“人”的方面。
比如你去开公司创业,从公司成立、员工招聘、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多有辛苦之处,这些都可以说“难”。
但我们对这种困难是有预期的,创业维艰,钱难赚,事难成,古今中外都是这样。
你在某个行业赚钱,自然会遇到竞争对手,会有各种困难和挑战,这就像游戏过关,如果没有难度,那也就没有成就感了。
而相比这些困难,内部的人际关系、纠纷、矛盾,以及一些社会关系,人情往来等,才是最耗费人的心力和精力的。
我们经常觉得心累,主要就是因为“人”的方面很麻烦,很让人操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在利益、是非、人情等方面的牵扯下,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往往会错综复杂,纠缠不清。
比如在创业公司里,股东合伙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很难有达成一致的时候,分歧和矛盾才是常态。
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角度看问题,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都想改变别人的想法,都想让事物变成自己希望的模样。
这时候就需要有个很强势的人物来统合意见,大家求同存异,相互妥协,达成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那大家就会在那里争吵不休,最后什么事都耽误了,等失败后又是相互攻讦,彼此指责。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核心幕僚,两人的关系如师徒如朋友,他曾说过曾国藩做事的困难,不在事,而在人:
“师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
这就是说,曾国藩平定天下其实不太难,十分力气只需要三四分就够了。而官场、世俗等方面的掣肘,却需要曾国藩耗费五六分的力气——比平天下的难度要高。

中国是人情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非常重要,是非恩怨,祸福吉凶,大都蕴藏在人际关系之中。
还是拿创业这个事来说,你要成事,这个“事”本身并不太难。难就难在你要去说服别人相信你,跟随你,愿意陪你一起做这个事。
另外,你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妥协,能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如果你稍有粗心大意,不小心得罪了某个关键人物,那可能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说不定还会导致失败。
我们看历史上的权谋和用人之道,从帝王将相到家族纷争,核心都是一个“人”字。正是因为我们在人际关系、是非恩怨、黑白好坏等上面太耗心思了,所以导致我们落后于西方的科技发展。
所以,我们做人不妨简单一些,少一些内耗,多在“事”上努力。但这个简单不是头脑简单的意思,而是化繁为简。毕竟,大道至简,至简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