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百科:充当人类交通工具的动物们
在人类诞生于地球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搬运重物。后来,人们的智慧开始发挥作用,通过思考和实践,人们学会了使用各种简单的工具,比如,将绳索套在肩膀上拉动重物,使用扁担将重物挑走,或者用雪橇拖动重物

等到野生动物被驯化之后,人们发现,畜力要比人力要大得多,被驯化了的动物不仅能驮重物,还能载人。于是,很多动物逐渐充当了人类的交通工具

驴、马和骡子
驴很可能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被人类驯化了,驴非常吃苦耐劳,负重能力好,饲养起来也比马容易,但驴的犟脾气并不招人喜爱

在以驴为主要役畜的地区,驴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十分受到主人的青睐。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些藏族牧民会自发组织“娱驴节”,等到每年五月春暖花开的时候,藏族人用青稞酒和酥油茶喂驴,让辛苦劳作的驴休息一天,以示慰劳

马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被生活在欧亚大陆和西伯利亚平原地带的人类驯化了。然而,马的驯化究竟是从一个地区开始、继而扩散到其他地区的,还是在不同的地区被不同的人类所驯化,至今说法不一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的主要动力。马的速度与忠诚,使人类对马更亲近、更钟爱,所以相比于单纯搬运货物的驴和骡子,马的分布和用途更广泛。比如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就十分依赖马,生产、生活和作战都离不开马

驴和马在交通运输中都有其短处:驴的个头小,脱不了太重的东西;马比较娇气,容易受到惊吓。于是,后来就出现了驴和马的杂交后代———骡子

骡子既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又用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尽管大部分的骡子无法生育后代,但不可否认的是,骡子在山村地区是非常理想的负重、交通工具

骆驼
骆驼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就被人类驯化了。骆驼躯体高大,头较小,颈脖粗长,能忍机,耐克适宜在沙漠里长途跋涉,所以很快就被人类所驯化,用来驮运和骑乘

骆驼主要被人类驯化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奔跑迅速的骆驼,专供人类当坐骑;另一种是运载重物的骆驼,帮助人们在沙漠中驮运货物

牛
多数学者认为,牛最初是在中亚地区被驯化的,后来扩展到了欧洲和亚洲。中国许多地方也发现了远古牛的化石标本,比如山西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表明原牛所生活的时代非常久远。被驯化了的普通牛,其体型一般要比野牛小,性情更加温顺

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们的先民们就发明了独辕双轮的牛车。牛车可以用来运输货物,也可以用来载人。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普通百姓喜欢乘坐牛车,连官员和贵族也很喜欢,牛车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了当时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雪橇犬
雪橇犬是指借助挽具在冰雪地面上,拉着没有轮子的承载工具行驶的犬只。雪橇犬通常是成群结队行动,一对雪橇犬可能有二三十只之多

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西伯利亚雪橇犬。当时,中亚的猎人们移居到西伯利亚的尽头生活,常年跟随在猎人们身边的狗和北极狼群进行了交配繁育,发展成为北方特有的犬种,被后人称为“哈士奇”。哈士奇体型中等,食量小,非常适应极地的气候环境

阿拉斯加雪橇犬是最古老的极地雪橇犬之一,他的名字来自于阿拉斯加的马拉缪特族。据说俄国水兵在白令海峡航行时,曾经被风暴吹到了马拉缪特部落所在地,水兵们将这一地区叫做“阿拉斯加”,并对当地的雪橇犬印象深刻,于是将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故事带回了俄国。阿拉斯加雪橇犬四肢有力,肌肉发达,耐力性强,所以它们的主要用途是拉雪橇

因纽特犬是因纽特人忠实的朋友,是因纽特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因纽特犬十分耐寒,又能吃苦耐劳。它们不仅能拉雪橇、驮东西,还能帮主人打猎

萨摩耶犬也是一种寒冷地区的雪橇犬,原是西伯利亚的原住民萨摩耶族培育的犬种。萨摩耶犬大多浑身披着浓厚的白毛,肌肉发达,颈部和腰部非常结实,看起来威风凛凛,对人类也是相当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