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眼中的忠县皇华城~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忠州因度宗(赵禥)潜藩升咸淳府,移府治于皇华岛,后又称皇华城。
皇华岛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接近180度的大弯,它与右侧忠县独珠半岛、左侧石柱鸡公咀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心”形大地景观,皇华岛恰如“心”头一点;从空中俯瞰皇华岛的话,它的形状像一颗爱心。

行走在皇华岛景色中,你会发现,昔日诗人笔下的绝美画境,似乎就在眼前徐徐展开。


《皇华城》
清·王尔鉴
闻说迁州处,皇华尚有城。
当年资战守,此日见樵耕。
四面江滩合,一洲烟树横。
颓垣犹断续,斜日映波明。

王尔鉴,河南卢氏人。官居山东济宁州知州,乾隆十六年,不知何故被朝廷降职,从山东调到重庆,降补为巴县知县。降为七品芝麻官的王尔鉴,业余闲暇仍喜欢舞文弄墨,他征文考献,创修《巴县志》,厘定“巴渝十二景”,是对巴渝文化、人文历史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学人。
据记载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尔鉴时任忠州知州,登上皇华岛的时候,看见岛上一片田耕平和,斜日印波的美丽风光,心生感慨写下了《皇华城》一诗。

走进皇华岛,站在码头,眺望江面,视野一片开阔。踏上青石板,走进竹林,满眼绿意,微风吹过,竹林发出阵阵“歌声”。去七大历史遗址,与古人来一场跨时空对话!待夕阳照在江面时,赏一江光景。


《登皇华州》
明·王铎
微马临江日已昏,将军村落喧鸟声。
一门忠勇答君父,九卷兵书遗子孙。
剑气阴阳凌白日,悲茄莫莫起青原。
武侯唯尽平生分,成败当时岂更论。
1271年,宋廷以六郡镇抚使马堃任咸淳知府,驻守皇华城,节制涪、万两州,抵御元军。1277年冬,城破,皇华城守将以身殉国,皇华城最终陷落。
王铎是明代进士,历官云南水平知县、四川眉州知府、马湖知府、升四川布政使。王铎游历皇华城之时,写下《登皇华洲》一诗,称赞马堃的忠义气概,以及皇华城守卫军民的忠勇。

漫步皇华岛,探寻古城遗韵,倾听历史回音。穿越千年时光,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浓厚的人文历史氛围。

陶家嘴一号城门遗址

古城墙遗址

《存愚山房记》
清·柳福培
鸟语花香,无字之诗也;
耕山钓水,无字之书也;
课雨占晴,无字之易也;
敬老慈幼,无字之礼也;
为善去恶,无字之春秋也。

柳福培是清同治《忠州直隶州志》的编纂者,生于皇华岛,葬于皇华岛。柳福培笔下的皇华岛鸟语花香,田耕垂钓,晴雨舒畅,岛上的百姓敬老慈幼,善良淳朴自是一片美不自收,祥和安宁景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一首藏字诗,巧妙的将儒家经典《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嵌入诗中。

走进皇华岛中部的梯田遗址,分布其间的田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长的可能几十米、短的不过三五米,这让皇华岛梯田遗址有了一种随意慵懒的田园美感。待到丰收之际,梯田一片金黄。


走进纵横阡陌的梯田,欣赏一番古人眼中的佳景,仿佛置身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诗词中的皇华岛,俯拾皆是美景
让人身未动,却浮想联翩
你们爱诗中的皇华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