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大》读后感
冯唐老师的《三十六大》,在两周的部分休息时间中读完。我很少阅读散文或杂记,但是读完这本之后,觉得很有趣。
我阅读书籍的数量、质量和题材很局限,当我看完自己钟意的文章,却没法用语言准确描述时,很苦恼。零碎的阅读过程中,我主要追求思考人生的意义,生活为何这么苦,都在苦些什么,活着与不活有什么区别,然而太深奥的书我没办法理解深意,太浅的书隔靴搔痒。
冯唐老师的文字中,没有爹味说教,不会肆意指点,而是把对生活的无奈,想要发疯的心情,转换为文章、小说,用常见文字排列组合,却能生成恰到好处的作品。个人体验是没有在这本书中感受到负面情绪,仿佛在叙说一些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其中艰辛自己吃了,咽了,味道怎么样,你猜?这本书中,都是以信笺的叙述方式来表达作者个人的观念,冯唐老师的文章有种格外的活力。看似简单的语言,却意味深长。
我不能说自己能理解多少,但是我确实转变自己完全负面的人生态度,当我不纠结人生是否必须成功时,已经开始有意义了。总的来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期待能读到冯唐老师其他作品集,也会生出自己写文章的冲动,这对我来说一定是极具意义的阅读经验。以后,我会制定一个阅读计划,会确定追读两种专业期刊,坚持自己动笔写小文章,这些也是从冯唐老师书中得到的宝贵建议。大多事情放弃很简单,但坚持下去,才会知道有什么不一样。文字真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它比说出的语言更能震荡人心。我很喜欢。
在电子书时代,纸质书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可以用烂笔头记下即刻的想法,再次翻阅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上一个笔迹处又添加新的想法,层层叠加阅读的厚重感,也许我可能不会再翻开第二次,那可能是我找到下一个富有活力的事物或另一本书。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我想要触碰冯唐老师说的“金线”,哪怕更近一点也好。这段文字很短,但是未来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