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航拍纪录片《航拍星城》第3集 桥

2021-10-16 12:38 作者:德骏文传  | 我要投稿

滔滔南来,汩汩北去,湘江浩浩荡荡的穿城而过。将这座古老的长沙城,分割成一江两岸,江水阻隔了两岸人们的来往,于是桥诗意的诞生了,长沙人从此告别了过河依靠轮渡的历史。

01

橘子洲 银盆岭

银盆岭大桥

远眺湘江,可观江面宽阔、长桥卧波,宏伟橘子洲大桥的大桥横跨于湘江之上。这便是长沙第一座湘江大桥,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双曲拱桥。

橘子洲大桥的建设团队较为特殊,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完全由市民靠着“人海战术”通过肩挑背扛手提集体劳动修建,在风雨中屹立近半个世纪。建设者们都已老去,而大桥却见证着长沙发展的日新月异。

从橘子洲大桥向北望去,便是银盆岭大桥,又名湘江二桥。是长沙市第二座沟通湘江两岸的大型桥梁,曾是中国跨度最大的双塔单索面斜拉桥。

“人”字形的桥塔刚劲挺拔,一根根斜拉索如竖琴的琴弦,渔人码头的璀璨灯火和那些倒映在江面上流光,形成了城市夜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02

猴子石 黑石铺

黑石铺大桥

每一座桥梁都是一本用砖与瓦记载着城市变迁的史书。

坐落在长沙南面猴子石大桥,因东头的湘江河岸上曾有一奇石形似猴子而得名。大桥的桥台呈现 “V”字形,是我国首次采用三角形稳定性施工的大型桥梁,郁郁葱葱的南郊公园在桥东临江而卧,顺着车流的方向,便是长沙的满城繁华。

晴日在桥上远望,看到的长沙仿若一张秀丽山水画。东岸的南郊公园、西岸的岳麓山脉和水中的橘子洲错落有致。湘江水面占据着大半张图画,水天一色。

黑石铺大桥又称湘江五桥,其规模在同类型桥梁中属全国之最,创长、宽、时速之最,堪称“湘江第一桥”。每到春天桥旁草地绿意盎然,踏青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

03

湘府路 福元路

湘府路大桥

湘江河水从南边滔滔而来,又从这里向北滚滚而去。

湘府路大桥如同一条飞虹直跨大河两岸,每当夜幕降临,柔和的灯光将大桥衬托的更加雄伟。

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桥与水遥相呼应,创造了人间最美的相遇。

过浏阳河入江口,从湘江世纪城中突然跳脱出一条欢腾的红色丝带,这就是福元路大桥,是长沙首条安装全封闭隔音屏的大桥。也是湘江上第一座提篮式钢拱结合梁拱桥,弯曲的桥拱飞舞在江面,遥望着不远处的滨江文化园。

这些桥梁仿若一缕春风,一抹阳光,连接着两岸的人们南来北往,车辆通行。

04

三汊矶 梅溪湖

三汊矶大桥

暮色四合,太阳的余辉洒在碧绿的江面上,乳白色的三汊矶大桥如同一幅白描画浮卧在江面。这座由中南大学与长沙规划院主建的桥梁,是我国最大的自锚式悬索大桥。站在桥上眺望长沙城,摩天都市,车水马龙。

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更是独属于城市的名片。
除去这些矗立于湘江之上气势磅礴的桥,在长沙还有着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贯穿梅溪湖的“中国结”步行桥,设计灵感源于西方经典的莫比斯环和中国古老民间艺术中国结,曾被CNN评选为“世界最性感建筑”。

蜿蜒天桥延伸出多条通道,一眼望不见尽头。它仿佛舞者的水袖掠过江面,如一道长虹在空中盘旋,成为了长沙新一代地标。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城市建设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一条条新修道路纵横交错、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完善着城市的骨架。一座座桥梁,融合成这座城市的脉络。他们静静地矗立着,见证着星城的历史变迁,也赋予了时代新的注解。


全航拍纪录片《航拍星城》第3集 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