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1994丰双线老君堂道口事故
注:由于资料缺失,暂无事故相关图片,后续找到后会加上
事故概况
1994年10月21日上午6时55分,由SS1XXXX号机车牵引的81829次货运列车,运行至丰双线23k+282m处朝阳区老君堂村一无人看守道口时,与一辆抢越道口通过的16米黄河大通道型客车相撞。
事故经过
出事的客车为北京内燃机总厂租用的通勤班车。事发当天,该公交车载有多名工人。驾驶该班车的司机平时常途经该道口。由于先前该司机驾驶的非此种车型。而且该司机在通过此道口时,经常在火车通过的前一刻抢越道口。因此,由于司机的侥幸心理,当时司机通过该道口时,并未减速观察是否有火车通过,而是在火车通过的前一刻加速抢越道口。恰好当时租用的是一辆铰接式公交车,车身较长,无法及时驶出道口。导致了事故发生。 现场救援
事发时,道口附近的一WJ中队正在出操。发现事故后立即前往现场组织救援。事发后不久,时任北京市市长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救援。最终,此事故造成23人死亡(其中17人当场死亡,6人不治身亡),46人受伤,客车报废,机车受损,丰双线中断行车3小时11分的损失。 事后处理
这次事故的惨烈程度惊动了有关部门,使得道口安全开始得到重视。1994年12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道口安全的通知。内容包括设立道口办,负责管理道口。将车流量大的道口进行平改立。企业部队专用线道口由所属单位派人看守。1995年春节前对69处有公共汽车通过的道口实施监护,1996年底前对城区、近郊区内的538处道口实施监护。形成了北京市内监护道口的雏形。最初,监护道口在火车即将通过时由监护员挥动旗子在道路中间拦车。2005年后,监护道口安装电动栏门,信号灯,才完全形成了如今北京的监护道口。而且,在通知出台后,一些道口被平改立。自1997年第一次铁路大提速后,北京各区县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道口平改立。例如2002年,房山区对境内京广铁路上的共5处铁路道口进行平改立。大规模的道口平改立和拆除工作使得北京市道口数量一路从事发当年的一千六百多处减少到如今的一百多处,足足少了十几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