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传笺(自校)·周南·关雎
声明:纯属个人爱好,非专业,如有错漏概不负责,本子是网上随便搜来读的。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优哉游哉,寤寐思服。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笺】发,犹见也。声谓宫商角徵羽也。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
【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
【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笺】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
【序】然则《关雎》、《麟止》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笺】自,从也。从北而南,谓其化从岐周被江汉之域也。先王,斥太王、王季。
【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笺】哀,盖字之误也,当为衷。衷谓中心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
0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传】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
【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
按:关,通官;古少皞氏治东夷百鸟之国,以鸟名官,故重以鸟声关关喻官人者之声也。雎鸠,通鴡鸠,少皞以雎鸠氏名司马也,为雎氏之祖。挚,少皞也。或曰司马雎鸠氏诸五鸠五鸟,少皞之天官四岳五史也;掌星历识川岳,故司天子之马以巡四方宣正教。或曰其后号伯夷,夷伯大业也,业通翼、通益,盖音转也。夷伯之族四岳五史姜、嬴、申、甫、吕,周之后族也。关雎之音又近安居,故以喻夫妻和、子孙旺、宗族安。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笺】怨耦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谐,则幽闲处深宫贞专之善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谓三夫人以下。
02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传】荇,接余也。流,求也。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也。
【笺】左右,助也,言后妃将共荇菜之葅,必有助而求之者。言三夫人九嫔以下,皆乐后妃之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传】寤,觉;寐,寝也。
【笺】言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传】服,思之也。
【笺】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传】悠,思也。
【笺】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诚思之。卧而不周曰辗。
按:盖父母傅保思为宗子求女士以婚配也;“厘尔女士,从以孙子”也。婚姻,人生之大事也;宗子之婚配,一宗之大事也,故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03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笺】言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采之者。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传】宜以琴瑟友乐之。
【笺】同志为友,言贤女之助后妃共荇菜,其情意乃与琴瑟之志同。共荇菜之时乐必作。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传】芼,择也。
【笺】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择之者。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传】德盛者宜有钟鼓之乐。
【笺】琴瑟在堂,钟鼓在庭,言共荇菜之时,上下之乐皆作,盛其礼也。
按:歌以咏志,诗以陈事,此盖为宗子求良偶也。不知周公、召公可曾歌此以催婚于成康乎?
《关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郑作五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