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13应届上岸清华科普视传双第一,“崩溃”如何成为他的力量?

2022-05-21 16:10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韩羽臻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科普视传本科院校|北京印刷学院本科专业|视觉传达
初试|413分英语| 81分政治| 80分620史论|124分
手绘|128分 

3月29日上午9点,随着初步录取结果的通知出现,我的考研之路落下帷幕。过去一整年的奋斗、充实、心酸或焦虑统统化为了释然,快乐是一瞬间的,之后便是长长的回想和感叹。

这种微妙的心情很像我们的生活,当我们达到一个自认为难以企及的目标后,之前所有我们觉得撑不下去的苦难、和令人兴奋的乐观都会如潮汐般平铺开阔起来,历历在目,虽然这时带给我们快乐的一定有那个美好的结果,但更有可能是我们回首过去一年的奋斗,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是一个“坚持的人”。

接下来的文章我主要会分成经验分享和心态探讨两个方面来撰写,说“经验”我其实是不敢的,在四项考试内容中,都会有更加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名师等来做详细的指导规划,在这里我只是分享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我对每一项考试内容提炼一到两个感受较深的点与大家探讨。

这并不一定适合你,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另一种考研思路,如果它能够帮到你,那么这篇文章还有一点意义。



我在考研择校方面并没有太多犹豫,因为想要考清华美院是我大学四年以来的夙愿,但是在大一大二,我只是知道我一定会去考,并没有付诸太多的实际行动。直到大三我才开始收集资料并且去到很多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产生很多犹疑,仿佛每个机构都有我们想要占有的独特资源,这是很正常的想法,我们可以理性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并且罗列出各个机构的优劣势,看看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我选择梦清首先是因为它在这个行业具有权威性,在这里也有我许多认识的学长学姐和同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积极奋进的氛围并不是靠着营造焦虑和高压教学达到的,这比较符合我的预期。



英语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得单词者得天下,我们无论是对于语法的学习、技巧的演练、真题的模拟等等都是阶段性进行,而背单词却是贯穿考研始终的,以我个人来说是背到了上考场的前一天。即使我们的语法可能不太熟练,但是当一篇阅读中能够认识大部分以及关键的单词,我们依然是能够做对题目的。那么对于单词的练习我主要就是用扇贝和墨墨两个软件,其中扇贝单词我一天会设置200个词,这些词我主要用来刷眼熟,不用太在意是否能够记住,一直不断往后刷就可以,刷完就再来一遍。而墨墨我用来背核心词,每天设置几十个,我会把它套入例句中认真背诵。我是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的,以至于到了后期,在食堂,在地铁上等等,我会不自觉地打开这些软件来背单词,不要让它成为一个任务,而是成为一个习惯。
当然着重强调单词并不是说练习长难句和刷真题不重要,只是在这些方面我都是凭借着自己的语感和经验来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心得体会,大家可以跟紧考研公众号上的阶段性计划或自己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来就好。 

我对于政治学习其实是有失误的,我在十月国庆之后才开始政治的准备工作,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很晚了,建议大家可以七月份就开始政治的学习。作为文科生出身,政治是我基础比较好的一门,考研政治与高考政治其实有很多触类旁通的共性,所以我追起来也很快。首先对于客观题,我背的是腿姐冲刺手册,然后配套练习肖秀荣的1000题。有些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而手册上没有的,我会把这些标回到相应的位置,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细节和关键词,政治的客观题非常能够拉开差距。而之后的肖四肖八的重要性想必我就不必多说了,大家最好把其中选择题的考点全部背会。对于主观题而言,我们可以将政治答题理解为一场不限量打靶游戏,既要打的准,也要打的多。首先我们要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知识范围及关键词锁定最重要的必答点,我们可以将这些看作处于10环的点,通常这些在考前大家都会背到,肖四肖八、各个名师及公众号也会反复提到。其次就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在要求的知识范围内把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相关知识点罗列上去,这些点就是6~9环的点。最后我们可以将材料中与题目关联性非常强的句子直接分点写在最后,这些就是1~5环的点。此外,在写每一点时,最后一定要写一到两句和材料有关的话,这样会让答案显得生动扣题。 

清华今年的史论考题直接去掉了名词解释或选择题,成为三道简答题和一道论述题的布局,我个人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更难了一些,当一份试卷取消了所有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甚至使得一个没有怎么学习过史论的同学都能写上一两句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老师们应该想看到的是关于知识理解、思维方式等等更高级一些的能力,而不再仅仅是对于名词定义的背诵有多么熟练。可无论题怎么变,我们都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学起,只有这些知识熟记于心,我们才有资格去谈理解和思维。所谓基础知识还是名词解释、发展脉络等等,这些内容大家紧跟课程都会学到,这里就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整理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最好是手写笔记。以中工艺这部分内容来说,梦清当时在以年代顺序讲解课程,我自己则会按照门类来整理一份笔记,这样可以兼顾到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也便于我自己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整理方式。此外就是对于史论素材的积累,我给大家提供两种思路仅供参考。第一种就是积累有名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找到国内外非常多著名的设计师及其作品,这样写的优点是你的论证会看起来很有权威性,非常正统,但缺点就是很有可能不会亮眼,因为很多同学都会用到这些案例,老师们在阅卷时可能会觉得千篇一律。另一种思路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典型案例,诸如可以以今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忆江南》等来论证传统、艺术与科技的话题等,这些例子它贴近生活且发生不久,会让人觉得很亲切,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在写这些例子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它是否足以论证你的内容。我通常会选择两路并行的模式来进行作答。 

对于手绘我走过很多弯路,前期我一直在试着编造着去默画元素,想要以这样的方式与别人不同,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会使我们很累,往往画面效果也达不到好的状态,由此引出我想说的第一点——善于借鉴。

其实当我们的手绘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去学习好的作品非常有必要,如果你已经有了极其成熟的个人风格和属于自己的一套素材库,那么你可以忽略我说的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我们一定要学习那些高质量的素材、表现手法、配色、构图等等,去体会优秀作品整体营造的氛围感,记住它第一眼带给你的感受,分析一下为什么它会吸引你的注意,然后保持着这种感受去试着画下一张画。 

我们学习那些被插画师或设计师打磨了很久的作品,相当于站上了巨人的肩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入个人的思考和感受力,后期时我们的个人风格是会自动呈现的。

在练习过程中,每一张手绘的画面问题我会直接标在旁边,然后下一张画集中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画到后期的时候我们会明显发现,画面的问题在慢慢变少,主要聚焦于一到两个。
这个过程一定会很辛苦,我们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这个时候我们或多或少会陷入一种焦虑,但其实解决问题的想法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扎根了,在练习中我们也会自发地去规避这些问题,但由于手头功夫跟不上,可能导致进步不是很明显,我们能做的就是沉住气,继续努力地画下去、多尝试,要相信这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以上的学习分享便告一段落,我希望它没有让你感到冗余和烦躁,在考研过程中,我们的信息压力是很大的,每天要接收来自网盘群、公众号、微博考研分享等等各种渠道的消息,包括考研择校、考研资料干货分享、考研注意事项等等,我们还会至少看到数十位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我深知要厘清这些信息的烦恼。

但是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经验是可以直接拿来照搬照抄的,那样你会很辛苦,而且结果还很有可能不尽人意,纵览这些过往,共性不过“坚持”二字,所以大家看过即可,如果能对你有所帮助,那我将不胜荣幸。




某种意义上,心态问题比学习干货可能更重要一些,如果我们长期处于负面状态则很有可能得到一个不太满意的结果。并且比起上文的经验分享,我觉得心态问题的共性更大,更值得我们去探讨一下。

看到“学会”这两个字我下意识地会产生抵触情绪,为什么在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以后我还要去学心态问题,而且还是学会“崩溃”这种负面情绪。

在我考研一路以来,见到了太多心态崩掉的同学,包括我自己。但是其中很多人会选择绷住,强迫自己继续“正常”学习,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当我们产生心态崩掉的情绪时,说明我们的心理还不够强大,那么我们当然无法承受多次压抑住的崩溃所累积起来的那种力量。这些负面情绪压抑太久,会在之后找到一个缺口倾泻而出,那样不仅会耽误我们的考试进程,还会产生心理伤害。  

考研是一条很难的路,我们会有很多次的挫败,心态崩掉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要去拒绝崩溃,去拥抱它,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发泄方法,可以选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可以静静地听很久的音乐、也可以绕着校园暴走几圈、或者干脆今天休息一天去放松一下,让自己抽离出来,这样会让我们头脑冷静下来,也有利于自己之后的学习。


生活要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因为不甘于平庸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条艰苦的路,而在最初的豪情壮志之后,必然是一段时间的苦闷与寂静,我们耐得住性子才有可能走到最后。

以手绘为例,在集训课程期间,高手云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过后,我发现对于金字塔高层的同学,真的望尘莫及,于是心境就产生了动荡和慌乱,总想着下一张画我要兼顾所有的问题,一蹴而就。

但是往往这种想法的萌芽,伴随的是困境的到来,我的画面甚至开始出现之前从未有过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更沉不住气,以至于那一段时间消沉至极,直到十月末我仿佛才如梦初醒,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也摸到了一些其中门道,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比较惊险。

所有人都会跟我们说不要和别人比较,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但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真正置身事内的时候,我们又有几个能以此来宽慰自己,何况是一群报考清华的同学,大家的傲骨和志气更不言而喻。可生活从不予我们慷慨的馈赠和同情,我们越是慌乱,越是看不清楚,生活就越会抛下我们碾压向前,最先沉下来摒弃杂念的人,便是最有可能走到最后的人。

对于我来说考研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有种奇妙的力量可以改变我的一些习惯。在后期时,我常常上午还在背诵唯物论,下午就开始看星座运势,当星座说我本周学业运很旺的时候,似乎学习起来效率真的变高;而星座说本周不适合学习的时候,我就买个转运福袋带在身上,暗示自己运势已经逆转,本周依然适合学习。

这并不是让大家相信玄学!而是我们可以有所寄托,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这在调整心态上有一定的帮助。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寄托方式,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相信,万物都在帮你。


如果这篇文章能有幸发出来,那么看到这里的人会有考研已经成功的同学,会有二战三战甚至更多战的同学,会有失利后另寻出路的同学,也会有踌躇满志、马上加入考研大军的同学,所以我在想这篇文章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尾。拿到这个成绩我是诚惶诚恐的,还有许多比我努力、比我实力强劲的同学可能没有一个满意的结局,命运这个东西很难说得清。当尘埃落定的时候,分出的并不是成败,而是下一阶段的许多条路口,我很喜欢颜如晶在《奇葩说》中的一句话“很多事情不是高下之分,它无非是左右之分”,没有人永远失败,也没有人永远成功,考研结束之后我们会继续体验各自不同的人生罢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相逢人生的“桃林”是始料未及的,我体验过高考失利的痛苦,所以今天我进一步领悟这句话的真谛。考研上岸的同学会面临新的压力,再战考研的同学可能压力更大,选择工作与自我和解的同学也会遇到新的难题,当满眼皆是“芳菲尽”时,转机可能刚刚“始盛开”,我们都会遇到人生的“桃林”,每个人都有灿烂的人生。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豁达的人生态度

造就了羽臻同学的胜利


无论是在准备应试

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总是渴望一蹴而就

否则便容易陷入

自我否定的泥沼

但不要忘记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与崩溃的心绪和解

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每一个扎实的脚印

都会将你引向光明的未来

而在这之后

无论什么艰难险阻

都再不能将你击溃


愿羽臻同学

能在清华园这片“桃林”

收获属于自己的学术果实

展开幸福而充实的人生









413应届上岸清华科普视传双第一,“崩溃”如何成为他的力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