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津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

2023-02-03 14:13 作者:安怡精神心理老师  | 我要投稿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学阶段是由儿童向少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气质、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渡阶段,此时,他们的生理发育逐渐成熟,而心理成熟度和情绪调节能力还没有跟上节奏,生活阅历较浅,抗挫折能力较低,容易受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行为问题。那么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1、适应问题

中学生情感丰富但不稳定,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但自我调节能力不完善,虽对环境变化敏感却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其心理上存在的困惑或烦恼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导致适应问题

2、学习、社交问题

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中学生常见的焦虑主要有考试焦虑和社交焦虑。考试焦虑是中学生最主要的焦虑问题,由于作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增大,好多学生一到考试就莫名心慌,失眠多梦,考前频频上厕所等。社交焦虑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害羞、局促不安,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不敢与人对话和对视,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

3、人际关系问题

主要表现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紧张;中学生处于人生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充满矛盾的时期,此时从情感、行为、观点上要求有更多的独立与自尊,同时又期望关心和抚慰,在面对老师和父母时容易出现疏远和冲突;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需要倾吐烦恼、交流内心感受和秘密,同时又具有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的特点,交流过程中可能因逆反心理发生争执。还可以表现为早恋等异性交往问题。中学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在心理上会对异性产生好奇与向往,有时家长、老师的过度制止可能使其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更容易使其走入早恋误区,而有些学生因为害怕非议和误解,不敢结交异性朋友。

4、情绪调控问题

主要表现为抑郁,多因课业压力大或人际关系紧张引起,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也感觉不到快乐,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躯体不适等表现,严重者对前途和未来失去信心,出现自杀行为。

5、自我意识问题

主要表现为自卑,是对自己评价过低或不全面,只看到甚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即使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同时伴有害羞、不安、 忧郁等情绪体验。

6、手机过度使用问题

使用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便捷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许多学生把本该写作业、休息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7、严重精神心理问题

上述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中学生个体就能顺利健康地发展;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最终导致严重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如:

1)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还可表现为睡眠障碍、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疲乏、头痛等身体不适,严重者感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2)焦虑障碍: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忧。这种恐惧和具体的环境没有关系,无具体的指向性。可伴有静坐不能,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肢体震颤,肌肉紧张、出汗、血压升高,心悸、气短、胸闷、尿频、排尿困难、腹泻等身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频死感。有些学生害怕考试成绩不好受人嘲笑或指责,担心与同学相处不好,遇到困境从而出现紧张窘迫的感觉,常伴有睡眠障碍、心跳加速等身体不适。

3)强迫性障碍: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痛苦和焦虑,想控制但无法控制、无法摆脱。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有些学生怕脏反复洗手;走路时喜欢踩地面一条直线走;有些学生反复想桌子为什么有四条腿等。

4)恐惧症: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特殊情境的异常恐惧。其所害怕的事物或情境并不具有危险性或虽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其所表现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其危险程度。相同场合下反复出现,难以控制,常常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并产生回避行为。有些学生对社交场合恐惧,上课怕被老师提问、害怕上台发言;有些学生害怕黑暗或带有毛发的动物等。

5)分离[转换]性障碍:明显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可以表现为肌肉阵挛性发作、晕厥样发作、呼吸运动失调、过度换气、情感爆发、就地打滚、阵发性昏睡样不语不动等表现,症状没有器质性基础,症状变化迅速、反复。有的学生在受到刺激后突然出现下肢瘫痪,不久又恢复,遇精神刺激后又再次出现,有人关注时症状可加重,症状容易受环境或自我的暗示而发作。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天津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