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点评丨人生计量与否,也许不过殊途同归

2021-01-29 17:10 作者:浅间  | 我要投稿

点评CV9517666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517666

看了这篇文有点触动,惦着脸写点称不上点评的感想。

 

文章中,UP从每个人小时候都被问过的问题、都尝试写过的“人生规划”类的作文导入,引出对人生定义的探索,抛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没有计量单位


 

UP引用了许多观点来佐证,篇幅不长的文,却谈论了人生规划、人生意义这样大的主题。我特别喜欢最后一段案例和提问:



人生不可测量好坏优劣,也没有意义可言,掌控自己的人生、遵从内心去生活,不局限于周遭的评价或社会的定义,这样努力的过程方让人生成为人生——文章虽短小,却能看到作者的思考和理解,有一种自然的洒脱——这让我有点羡慕。

 

因为我的人生,大概是充满规划与评测的一生。

 

家里关系亲近一点的长辈曾经对我说,我是智商不太高、“开窍”挺晚的小孩,但好在没有长歪。

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从小是个因为不太聪明,所以很乖巧的孩子。

父母不允许的事情基本上不做,师长们定下的规则基本上都执行,长大到十八岁没进过网吧,寒暑假的作业总是提前完成,除了沉迷二次元,是非常非常标准那种无趣的中等生。

这样的我从小就相信了大人们的说法:做事要有计划,要有条理,要制定目标然后按时实行——而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便一直都走在符合社会定义的“正确”的路上:


初中的目标是好好学习考本地最好的高中;高中了就要好好学习至少考个本科;大学学的是中文,除了不挂科之外至少得考到教师证;毕业之后要找个合适的工作能自己养活自己;岁数到了,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这其中肯定有幸或不幸的命运加成,但多少也有我自己的主观选择和妥协。我大概是像涂写计划表一样完成着我的生活,不奢求自由,也不苛求选择的权利,只努力过得符合社会定义的“好”——这样的人生太过规范,和UP的选择相去甚远,我曾经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把日子过得太随大流无意义——但年纪渐长之后我开始觉得,也许这样的规范就是我为自己选择的人生,我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


我实质上应该是个挺悲观的人。会觉得大多数人都普通又渺小,对于他们来说宏大的理想与梦想是无法实现的,身为其中一员的我认定自己只能顾好自己和身边寥寥的人事,便用尽全力去做到让他们都过得更好——于是愿意做个好人,让身边的人更多的看到世界暖的一面;愿意按正常”的人生流程往前走,因为这让我在意的人们觉得安心;愿意去追求符合社会价值的东西,因为有钱可以买到需要的东西,有合适的工作让我有安全感,有和谐的家庭了,父母和另一半都会觉得满足幸福,有了孩子就有了全新的体验,人生也有了传承……


虽然认可人生没有计量单位,不可评价不可丈量,应该深思熟虑遵从内心地应对它。可人是环境的造物,内在也不过是外在的产物,遵从自己的内心和遵从身处的环境,在我来说,几乎是殊途同归的事情。

也许,即使是已经长大的我也仍然不够聪明,我不太能区分我选择的到底是我本身想做的事,还是自小耳濡目染浸入环境中,被无声息地灌输的观念。但如果有机会做第二次选择,我大概还是会选择一样的人生——我依然想顺应身边人的需要或期待,选择活成这样一个符合社会期待,但仍然略有趣味的大人。

 

人不应该沉溺外在标准,但能超脱外物看待自己的,终究只是少数人。执着于超脱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对本心的违背吧。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跟随前人的脚步,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他们有的是茫茫然随波逐流,有的是懵懂有所感却未曾深究,有的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有的大概和我一样,连自己也不清楚选择的明确理由。

但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此丧失。


就像UP所举的例子:一千年前第一株被铲除的稗子和一千年后依靠进化而避免铲除的稗子,它们的集体“顿悟”是精彩而深刻的人生。

但每一株在千年的演化中碌碌无知地行过自己一生的稗子,也都拥有存在的意义,拥有自己的人生。

点评丨人生计量与否,也许不过殊途同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