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人笑你,没有人帮你”


日渐尖锐的疏离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雷区。
从以前人人自保,到充满焦虑与对抗(无底线的内卷)情绪让人们对身边的人,总会抱有着或多或少的敌意。
起初,这个观念并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人们会觉得无所谓的,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类似这样的想法合情合理,
但是,在日益严重的内卷驱使下,人们从“过好自己的生活”到“为什么总有人不让自己舒服”这个问题的转变,改变着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认知,
也改变了人们看待他人存在的方式:
日益严峻的内卷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敏感,
而这种敏感,渐渐变为了一种痛感。

生存环境的恶劣,与某些社会规则的形成有关,也与某些人的心态有关。
比如在我第一次听说内卷这个词的时候,我最初的理解就是,底层普通人之间在努力这个问题上进行着近乎极限的博弈。
说白了就是谁干的好谁上。
但是后来,我所见闻到的内卷行为并不是这么单纯,比如有些人的极端行为带坏了一个公司的风气,又比如有些人以出卖他人想法,或是蓄意扭曲他人的言行来博取获得晋升的机会。
看似是利用规则来得利,实际上则是破坏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生存空间。
我之前听过一些关于支持内卷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能者居之,谁有本事谁上,谁有能力就应该拿更多的钱。
但是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些“古老”的笑话,
挖煤工里挖的又快又好的人,永远当不上煤老板。
而如果这个笑话加上了内卷这个属性的话就会变成:
挖煤工里挖的又快又好的人,让其他挖煤工失业的同时,还让老板觉得“原来这才是挖煤工该有的工作量和工作热情”,然而留下的挖煤工总有干不动的时候,那么新来的挖煤工看到了所谓的“公司标准”之后,成为了新一代“又快又好的挖煤工”,老一代就被顺理成章的淘汰了。
当然,我说的这个笑话并不好笑,要说从用人制度的角度来说,也必然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
但是,这样的不合理,确确实实已经还是影响着原本合理的事情。
那些曾经笑话别人的人,也迟早会被人笑话,那些在别人有难时落井下石的人,
也迟早会遭受同样的下场。
普通人之间的内卷,无论谁赢,都是上层的赢,而输的人,自然会被淘汰掉。
所谓双赢的局面,只是普通人之间博弈之后与上层一起携手“夺冠”,有些人一直在赢,而有些人必须要通过卷,才能证明自己有“资格”赢。
就在这群人洋洋自得的时候,殊不知那赢的资格,其实并不是自己得来的。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说法,也是一个颇有年头的“笑话”: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所谓赢的资格,看似是“卷走他人”的本事,实际上看的是“你能抗住的东西更多”。
那抗住的东西哪里来的呢?还是那群“一直在赢”的人给予的考验。
我见过很多在这场淘汰赛中幸灾乐祸的人,他们笑着别人,也迟早会被人所耻笑,他们用卑劣的手段如何赶走别人,也迟早会被同样的卑劣所赶走,
这里所说的笑,就像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态,
看似赢的光彩,实则埋下了必输的结局:
后浪不推前浪,就要被更后的浪推到沙滩上,
规则博弈,谁赢谁输,
都不影响制定规则的人,一直赢下去。

只有人笑你,没有人帮你的世道,正在固化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待交际,看待竞争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也正因这种失衡的对抗,
让越来越多的人跳出圈子去选择,
哪怕伤痕累累,越绝不重蹈覆辙。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那些一直赢的人,
越来越急,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挺好:
“不要害怕你的对手急了,因为他们越急,越证明你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