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考点预测⑤: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法
一、特点
(一)写实性、客观性、叙述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时效性
调查报告是服务于现实工作情况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时效性。尽管不像新闻那样紧迫,但必须针对现实需要,回答的是迫切的、最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即便是考查既往的事件,也应该着眼于今天的需要。
二、写法
(一)概述
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应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正文又分为前言、主体、结语三个部分。
(二)标题
陈述式:《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提问式:《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
正副标题结合式:《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
(三)正文
1、前言
亦称引语、导语。写前言要开门见山,言简意明,统领全文。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简介情况:用简练概括的语言介绍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经过和调查方法等基本情况,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为正文作铺垫。
(2)点明主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点明调查报告的中心思想或结论,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接触到问题的实质。
(3)说明意图:交代为什么要调查研究、目的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否典型,以及在何时采用何种方法调查的,这样有助于读者把握调查报告的基本精神,增强可信度。
(4)提出疑问:开始就提出发人深省的疑问,以吸引读者。此种写法多用于典型经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干和核心。通常有三种形式:
(1)纵式结构:即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建构文章框架与组织材料。向读者介绍人们的认识过程,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揭示事物深层次的本贡。这种结构方式多用于研究性的调查报告。
(2)横式结构:即分头叙述并列的若干问题或同一问题的若干方面的结构方式。可围绕主题,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纳成几个小问题来写,每个小问题可冠之以小标题。这种分头叙述的结构方式既可以用于总结经验或揭露问题,又可以用于分析原因或提出对策。
(3)综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两种结构方式穿插配合起来使用的方式。
调查报告中有的以纵式为主,横式为辅,也有的以横式为主,纵式为辅。可以先采用纵式,后采用横式。反之,也可以先采用横式,而后采用纵式。这一切均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综合式结构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结构的优点,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种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思路。
3、结尾
第一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二种: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
第三种: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第四种: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如果在主体部分言已足,意已尽,则可免写结束语。
小提醒:另一种说法
调查报告的结尾常见写法有三种:
一、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二、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三、针对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