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靠瀑布、一国一城:美加边境6000万人的超级城市设想
吉列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剃须刀品牌,在技术和营销上都十分成功,1894年,其创始人King Camp Gillett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一次性剃须刀。而大约也在同一时期(1855-1932),他还撰写了数本书籍和小册子,对城市规划的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呼吁,对人类经济和社会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变,要求建立一个由“为生产,制造和分配生活必需品而组织的”联合公司创建的理想社会。除了农业和其他乡村活动外,所有活动和人口都将集中在吉列称为“大都市”的巨大城市综合体中。而这一设想,也成为了人类社会构想里乌托邦浪漫传统的一部分,且有趣的是,这一由企业资本家设想的乌托邦计划,有着强烈的共产主义色彩。

完美的、效率最大化的体系
吉列有关理想城市的设想具有着明显的企业生产,集约式的特点。在一个完美的生产和分配的经济体系下,这一城市将非常巨大,可能一个国家,甚至一片大陆都只有一个真正的城市,而在国家的其他偏远地区或资源点,将会有专有建筑定居点供人们临时使用住宿,除此之外还有零散分布的度假胜地,但是伟大而唯一的“大都市”将成为所有人们真正的家,一次性容纳至少6000万人。
用一个具象的比方来说,实际上这一巨型城市就像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心脏”,而遍布国家其他地区的工厂、设施,地点就是机器的部件和零件;心脏将集中汇聚处理数千英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指挥,这需要一个极度高效、流畅、团结的组织构架,需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综合智慧。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对城市所建立的地点进行仔细选择。吉列认为,在整个北美洲,只有一处地方最适合这一巨型城市的建设:美国和加拿大边境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附近的地区,东至纽约州,西至安大略州的广阔区域。利用从伊利湖水平面到安大略湖水平面大约100米(330英尺)高的落差,巨大的水力能量将源源不断地产生,并转换为电能。如果进行良好的控制,它将在几个世纪里持续运行,为整个城市的运转提供必要的电能。
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具象的了解这一城市的位置,下面用地图来说明:

位于地图中央的是安大略湖,左下角是伊利湖,两湖之间有尼亚加拉河相连;黑色实线方框是城市的所在范围,黑色虚线则是城市的居住区部分,与安大略湖平行。位于城市西部边界和尼亚加拉河之间、以及尼亚加拉河以西的部分因为靠近瀑布和落差,将被放置制造业。在城区的最西侧,显示有密密虚线的则是连接两湖泊的管道的铺设,用于在枯水季节湖泊水位下降时,通过管道来发电。
可以说,这一绝妙的位置选择提供了在20世纪末期超大型城市运转的合理能源选择,水能。
而整个城市,都有着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完善的给水配水系统、冷气系统、热系统、运输系统,以及电讯通话系统。
这座城市的宗旨就是,如同一架机器,最大化生产和生活效率,并带来最为平均的分配,为此,“它必须没有不必要的零件来引起摩擦,且不需要不必要的劳力,但它必须在其内部将所有必需的零件整合在一起,这将有助于保证所有人的幸福和舒适。”

特征:
在这样的宗旨下,人们将生活在庞大的公寓房或旅馆中,这些公寓楼将以人类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宏伟规模和体量进行建设,并精确的计算设置出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这些建筑将以圆柱形形式建造,每栋建筑都将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与周围的所有建筑物分开,其距离足以给人以充分的视角展现其整体美感,并保证足够的让步空间与采光;除此之外,所有的公共服务和清洁都将由专门的公共服务部分们提供,即使是纽约最宏伟的现代酒店在房间美感和服务的自由度方面无法与“大都市”的数千栋建筑中的任何一栋相比。

所有的建筑物规划都将是精确计算和统一的:每个建筑都是一个完美的圆柱,从一个建筑的圆心到另一个圆心相距1200英尺(约365m),并且建筑物本身的直径约为600英尺(约182m)。因此,任何两座建筑物之间的最近接触点不少于六百英尺(约182m)。这种与中心的距离相等的排列,可以在建筑物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些空间将用作大街、步行道、花园,从而构建出一个美丽的城市。
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确科学的布局,这样的公寓建筑安排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和增加,人口是一百万还是一亿,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城市规模和分配计划可以根据人口增长逐年增加。
布局:
有了这些作为“大都市”基础构成的公寓楼以后,有必要来说一说城市的总体规划特征。了解城市规划史的读者一定非常清楚由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有着非常统一且成比例的布局;同样,吉列的规划模式也有类似,不过,更加“统一”,更加精确,更近乎于“机械”。
同样,借助一张地图:

这是“大都市”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区域,面积为2平方英里(5.18平方千米)显示了人口、公寓楼以及配套附属建筑设施的布局和平均分配的方式。
图上共有33个建筑,未标识字母的为用于居住的公寓楼;五栋标有A的教育大楼,五栋标有B的娱乐大楼以及五栋标有C的用于储存和处理食物的大楼。
需要注意的是,标有A,B和C的每一座建筑物都是周围六栋公寓楼的中心,因此有助于满足这六座建筑物的人口需求。还要注意的是,每个公寓大楼在其与每个必需的建筑物A,B和C的关系中都处于中心位置。

每个建筑物周围都布有草坪,并在其外周呈六边形形状,平均宽度约为150英尺(约45.7m);在各个建筑之间被笔直的道路分割开来,任何三条道路的交叉都会在路口形成一块三角形区域,三角形空间是玻璃圆顶,周围环绕着草坪,即大三角形套着小三角形,这些草坪将被种植上灌木丛,花坛上点缀着雕像,喷泉和精美的艺术品。因此,一个基本的城市组成单位就是由一个圆柱形大楼所在的六边形,环绕着六个小三角形和相应的道路构成的。
也由此,这构成了一种概念上的无穷重复的美丽:一个六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拥有三万六千个这样的单位(建筑),每栋建筑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外观和完整的设计,从各个角度看都具有连续且完美完成的外墙,每栋建筑和大道都被包围在花草灌木丛中不断变化。
建筑结构:
城市和房屋的建设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如此大体量的建筑,为了保证耐久性,使用了钢制框架结构为支撑(这也是摩天大楼迄今为止的同样选择),在所有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中,砖或赤陶被用作具有最大安全性和耐用性的材料,而广泛运用;而用以覆盖和装饰钢结构与砖表面的材料则是琉璃瓦和玻璃。结构钢,耐火砖,玻璃和砖瓦这四种重要材料将构成“大都会”的基础构成材料。
吉列毫不掩饰对于瓷砖这一材料的偏好,他认为,如果正确地制造和应用,毫无疑问,琉璃瓦和瓷砖的耐用性是不可破坏的。而且,世界上没有任何建筑材料能够在可批量处理的艺术设计和着色方面同瓷砖相比较(在那一时期,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的材料往往是石膏)。它干净、耐用、便宜,可以用相同的规范标准化的制造,非常适合在大城市推广;在机械化的加持下,它很快将比石膏还便宜。在艺术表现方面,它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能将画家、建筑师和雕塑家的技术作品融为一体。

建筑本身的结构是这样的:它的轮廓是圆柱形的,并且拥有完善的采光和通风系统。整个建筑由现代化技术建造,重量全部由框架承受,外部是诸多矩形,它们背部相连,而整个建筑的最顶部则覆盖有穹顶。在保留整体建筑的基本布局和轮廓的前提下,建筑的设计和室内布置将有无限的可能。

该图展现了建筑的内部剖面,其中地下有三层高层高的大厅:最下层是水电气系统所在;中间层用于运输物资,并连接其他的大楼区块;最上层是为了给人们提供额外的空间和设施,使他们可以四处走动。中间的大厅是餐厅,食物将通过电动传输系统从准备食物的建筑运送至餐厅。
在每个楼层,走廊都被画廊所围绕,并从那里进入不同的公寓。而整个建筑所环绕的中心区域将是巨大的有穹顶覆盖的中庭:设想一下,当这些装饰有精美艺术品和壁画巨大的穹顶在成千上万的电灯电光的照耀下,会是多么炫目多彩。

这张图显示了圆柱形建筑的外围公寓楼部分,及突出的“齿轮”部分。每一个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寓,但又是整体建筑的延伸。
尽管建筑物和人口将平均分配,并且每座建筑物的设计容纳大约相同的人口数目,保持类似的造型,但是,吉列一再强调,“大都会”的每一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而独特的艺术世界,并通过各类装饰,尤其是色彩的变化来创造绚丽和丰富性。

在公寓楼内,每个公寓单元的布局如图所示(但尺寸大小都可以变化),在整个公寓的前面,都是客厅,图书馆和音乐室。后面是四个完整的房间套件,包括起居室,卧室和浴室,所有房间的大小都可以自由选择,也就是说,每套公寓实际上与独立式住宅一样,大小和变化范围很广,可以容纳任何人,从一个人到最大的家庭,每个公寓都有许多套房满足要求。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公寓将按比例增加和扩展。住宅公寓的建设总是要比人口的实际增加更提前一些,保持在大约5-10%左右,每个居民都将有机会选择和改变位置。

大胆想象背后的前瞻性
吉列的这一设想无疑是非常具有前瞻性,但也十分理想化。但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年代,整个世界都纷纷兴起了诸多先锋性,理想主义的潮流,从艺术到文化、再到建筑和城市规划与社会制度,那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高峰,仅从建筑和规划领域来讲,就出现有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城市规划、柯布西耶的巨型城市和城市化规划、未来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现代主义等等,这些理念,不仅影响了资本主义世界,并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在上世纪上旬的自我改良(资本主义的这次改良使得资本主义成功度过20世纪初的危机,并顺利延续至今),也相当深刻的影响了共产主义阵营的建设, 比如苏联。
而他在那时所设想的利用湖泊落差来发电的设想无疑也是非常具有实际价值的,直到今天,在尼亚加拉瀑布,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上下游都建设有不少水电站,持续提供电力,这要是在核能和其他新能源出现之前,最为可靠的可持续性能源的选择。
伴随这些思潮展开的,无疑是对于人类平等和科技效率的追求,吉列也不例外,他希望通过严密精确的规划,建立能够长久伫立并服务于大众的城市服务,所有人口需要的原材料、食品都在工业科技的运作中集中处理,平均分配;而整个“大都市”和社会将集中重点建设对于艺术和科学有贡献的机构,扩展和促进公共改良,而不是专注于对个人金钱和奢靡的追求。在“大都市”里,虽然商场依旧存在并充满精致高质量的产品,但一切是免费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他强调,在那样的社会下,人们并不会滥用权利去拿取囤积产品,因为在先进工业和科学的基础上,物质平等,金钱便没有意义,人们没有动力会去囤积很多东西在自己的公寓里。即使如此“设想”,吉列依旧十分理性深刻的指出了这一局面产生的前提:“我在这里重申我之前所说的话,没有任何系统能够成为完美的系统,并且没有犯罪动机,直到金钱和所有具有代表性的物质价值从大地上消失了。”
而这也正是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乌托邦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及来源:
1.http://urbanplanning.library.cornell.edu/DOCS/gillette.htm
2.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es/2019/jan/24/how-gillettes-founder-dreamed-of-a-car-free-moneyless-metropo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