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本论原文解说(60) 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请注意看UP...

2023-02-19 20:03 作者:去思考一切  | 我要投稿

1.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甚至我们可以在西方国家发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都在生产中逐步地排挤工人(也就是使工人失业)。这必然造成工人的反抗(例如前面一节中英国工人发动的卢德运动)。这时,出现了安抚事业工人情绪,以保障英国工厂主和资本主义生产"和平"发展的资产阶级辩护理论。总体而言,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讲理"的,另一种纯粹是毫无科学性可言的胡搅蛮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英国资本主义卫道士的理论沉渣,在当今世界上,随着雇佣劳动的不断发展,被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徒子徒孙拾掇起来。

2.按照辩护士的说法,所有排挤工人的机器,总是同时地而且必然地游离出相应的资本,去如数雇佣这些被排挤的工人。

2.假设有一家英国制衣工厂,雇佣10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年工资是3万,一年工资开支(v)就是300万。为了简便,抛开厂房和辅料等不说。这家工厂每年处理价值300万(c)的原料。现在这个工厂解雇了50个工人,用这笔钱购买了一台价值150万的机器。以前c/v=300/300,现在是450/150。显然,工人的工资总额从300万变成了150万。同样600万资本,以前雇佣100个工人,现在只能雇佣50个了。

这里有没有资本被游离出来呢?没有,于此正相反,有价值150万的资本(这以前是工人的工资),被束缚在机器的形态上了。

3.辩护士说了,你这个例子太苛刻,假如我买的机器只要100万,这样不就有50万的资本游离出来了吗?可是,这500万能够雇佣多少工人呢?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最多只能雇佣16个工人(被排挤的工人是50个)。但是我们知道,这500万不能全部用来雇佣工人,不然他们用什么劳动工具处理原料?原料又从哪儿来呢?这一切都要从500万中分出一部分来购置。于是,实际能够雇佣的工人是远远小于16人的。

在这里不要忘记了,这500万只是第一年节省的资本,第二年资本家不可能再用这500万中的一部分来支付工人工资了,因为机器不是一年就用坏的。不可能每年都游离出500万。

4.辩护士在这里无话可说,可是任何人包括他们都能马上想到,机器从哪儿来的呢?机器也需要人生产出来啊?我们的资产阶级辩护士在这里(当他们需要的时候)终于明白了是"人生产机器"的常识。

必须指出的是,机器工人和制衣工人是两类人,制衣工人失业不能靠机器工人来补偿。当然,对英国专家而言这是不重要的,他们只要囫囵地认为正负相抵即可。

5.我们再看看这150万能不能全部当作机器工人的工资呢?当然不行。机器在其价值形态上,是由c+v+m组成的,也就是说,作为机器工人工资的部分,只是这150万中的一部分。

更何况,要使追加的机器工人持续地被雇佣,制衣工厂就必须持续地用机器排挤工人。换句话说,机器工人被雇佣的时间越长,制衣厂的工人被排挤得就越多。

6.辩护士们立马换了一个嘴脸,我们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说的是:假设这50个工人失业了,他们失去了工资,那么以前价值150万的生活资料就不可能被购买。但是生产生活资料的资本家不可能让这150万闲置不动,他们会把这笔资本投入其他行业,那么失业的英国制衣工人会在这些其他行业中重新被雇佣。不管这个过程是1年、2年、5年、10年,总之,失业的英国工人只用"暂时"地忍受贫穷就好了,未来将一片大好。

7.是不是这样的呢?

当然不是。对于制衣工人而言,这150万从来就没有与他们对立过,与他们对立的是工资,这个工资已经变成了价值150万的机器。

之所以能在生活资料行业生产行业里出现150万资本,完全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新的。在这里,并不是150万(工资)消失,在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反而是,这里出现了两个150万。

换句话说,除非市场上有一笔新的150万的资本,这些工人的一部分才有可能被在未知时间之后的未来,被重新雇佣。

问题是,这新的150万资本从何而来呢?

8.于此正相反,因为制衣工人买不起生活资料,原本生活资料的行业中需求就会下降,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消费这些多余的生活资料,换句话说,不能实现这个行业的所有商品的价值,那么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一旦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这个行业的资本家首先就会解雇这个行业里的英国工人。这样,机器在制衣业排挤工人,反而使生活资料行业的英国工人也被排挤出来。

9.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使用机器的真相是:受机器排挤的工人被赶到劳动力市场中,增加了那里已经拥挤不堪的劳动力供给,英国工人只能日益"内卷",越来越卷,机器生产越发展,劳动力市场就越拥挤。这一点,将在第七篇再讨论。

这种可怕的情形,对曾经就业的(但已经片面化的)英国工人来说,是把他们从技术工人的位置上赶到人员拥挤的低端劳动中。对于还没有就业的新劳动力而言,也许他们的手艺还没有学成,他们就已经成为多余的了。

这一点,在21世纪的日本仍明显地体现出来。日本的尼特族、菲特族中的许多年轻人,都是还没有从学校毕业,他们就已经被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或者本身学习的行业的衰落,转化为多余的待业人口了。

10.以上,是马克思对"讲理"的辩护士们破陋的理论沉渣的驳斥,这种驳斥不但在逻辑上指出了他们的混乱,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西方国家工人失业的原因。现实中大量的失业人口,是西方专家避无可避的,他们的沉渣理论只不过是辩护嘴脸的胡言乱语。

11.除了"讲理"的辩护士以外,毫无科学性的胡搅蛮缠也是常见的说辞,必须对其进行批判。首先应当再次明确的是:"机器本身对于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即失业)是没有责任的。"责任不在于机器,在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

12.毫不怀疑的是,科技进步,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是生产力提升的表现,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飞速提高,使得生活资料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这种显而易见的现象,在辩护士的嘴里,被说成了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不可分割的进步。

换句话说,他们在大声叫嚣:"谁要是揭露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真相,谁就是根本不愿意有机器的应用,就是社会进步的敌人!"

他们在说什么呢?你们如果要使用机器,就必须在资本主义的意义下使用机器,不允许有别的;你们如果反对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那就是反对科学进步!

这使我们想起最一些庸俗的辩护士的责难,难道你们想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吗?难道你们想用手犁地吗?

13.当然不!

机器就是机器,使用机器本来应当缩短劳动时间,但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反而延长工作日,出现日夜班长白班;使用机器本来应当减轻劳动,但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反而提高劳动强度,出现卓别林式的打螺丝;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但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反而使人成为"服侍"它的奴仆;机器本来应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它的生产者成为被排挤的需要救济的失业大军。

这就是最庸俗的辩护士所尽力混淆的真相。只有在未来的社会形态中,机器才能使劳动者彻底从无内容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地发展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多样的人。

这,在资式生产中是绝无可能实现的。资式生产是对人的时间的无休止的攫取,没有时间,劳动者怎么发展自己?

14.马克思用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比尔赛克斯的辩护,虽然他用刀杀死了商人,但这不是他的罪过,这是刀的罪过。如果你们要反对刀,那你们就应该不用菜刀,不用手术刀,甚至你们就应该回到茹毛饮血的年代,因为没有刀连农业和手工业都不存在了。

如果法官们要禁止用刀,"那就等于把我们拖回道野蛮时代的深渊。"是不是和要点12中,最庸俗辩护士的责难不能说是有些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15.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排挤工人,是这个事实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新的产业兴起,也使其他劳动部门的就业增加,不过这与所谓的补偿理论好无关系。如前所述,其他劳动部门的就业增加,总是必须靠一笔新资本或已经扩大的积累来实现。并且,这种情况也总是会随着资本构成的提高(即新行业也会逐步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而消逝。让我们考察一下机器生产对劳动需求扩张的影响。

16.第一种情况,机器在一个工业部门的应用,会使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行业(上游产业)的生产增加,这种生产的增加会带来多少劳动者被雇佣,在劳动的时长和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资本构成(即c/v)。如果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机器生产,那么带来的就业岗位就少,反之亦然。


17.例如,机器生产自然会带来机器制造业的扩张,铁制机器带来矿业中的雇佣工人人数扩张,可是随着矿业中机器的运用,好景没有维持多久。

再例如,纺纱机改进了,效率提高了10倍,如果要满足生产需要,那么棉花和羊毛的生产就要扩大10倍。正是这种急剧扩张的对原料的需要,使得当时美丽国棉花种植园对黑奴的需要急速增加,罪恶的把黑人当作牲口一样繁殖的蓄奴生产在美丽国大行其道。同样,对羊毛的渴求使“羊吃人的运动”持续不断地扩张,在19世纪达到了一个巅峰。

对于当时的英国读者而言,羊吃人造成的小农人口减少,是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的的就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当然,对于今天的某些“学者”而言,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修正”的地方就多了。


18.与上述情况相补充的是,如果上游行业先实现机器生产,由于原料增加成本降低,加工这些原料的下游行业可能带来对劳动需求的增加。

例如,英国机器生产使棉纱生产又快又便宜,以前织布工的利润提高了,大量的劳动力涌入这个行业,可是没过多久,新涌入的80万英国织布工人,又由于缝纫机的出现而被排挤掉一大半。


19.第三,机器生产还带来分工的细化,新的社会生产部门出现了。在这些部门中,对工人的需求也是遵循上述原理,首先取决于资本构成的情况,其次资本构成提高,工人逐步被排挤出来。

20.第四,生产力的进步生产了大量的生活资料,于是以前有限的食利阶级(包括贵族和资本家)和他们的仆役的绝对数量增加了(相对与劳动者的数量长期看不断减少)。中世纪一个伯爵能够养活的仆役家丁等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现在则不一样了。

从而,对于奢侈品的消费的要求增加了,在奢侈品生产行业中,会出现对劳动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本身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奢侈品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生产和消费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


21.原料、产品的增加,使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大大扩张了,由此对运输业的需求增加了。


22.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什么地方暂时还能作为英国工人阶级最后的避难所(相对而言在这里他们还能活下去),或者不如直白的说,被机器和大工业排挤的工人最终的去处是哪里呢?有什么行业暂时被认为必须由人手来做呢?

对了,是服务业。千万不要以为第三产业是21世纪的新发明。即使在1861年,英国每8个劳动者中,就有一个从事的当时意义上的“第三产业”。


23.在英国,“服务业”的发展,无非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工人被机器所排挤,脱离了物质生产劳动,成为了可以被资本轻易支配的“人手”。

例如,既然资本可以支配英国工人和他们的妻女白天服务?支配他们晚上服务又有何不可呢?或者支配他们成为散兵坑里的狗牌又有何不可呢?或者支配他们成为MAFIA的一员又有何不可呢?


24.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越发达,说明越多的劳动者脱离了直接的物质生产,成为了对资本家而言“多余”的人。如果有朝一日AI机器人可以像人那样精细地又带着感情地从事服务业。

那么,英国工人最后的避难所也将消失。注意,这不是AI机器人的错。


25.这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服务业越发达,说明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的一种境地,在这种境地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直接物质生产,从一种近似的意义上看,他们已经完全可以不劳而获,实现自身自由的发展。

换句话说,第三产业越发展,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就越坚实,姿势生产关系本身造成了这种不可逆转的必然性,为未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前提。

硬币的这另一面。是同志们应当牢记在心的。

资本论原文解说(60) 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请注意看UP...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