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要实行“分封郡县并行”这种别扭的国家体制呢?
刘邦建立汉朝后实行“汉承秦制”,秦始皇开创的很多大一统成果正是因为刘邦才得以传承至今。而在刘邦继承发扬的众多秦朝制度成果中,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无疑是影响最大的成果之一。

奇怪的是,刘邦没有将郡县制推行到全天下,而是实行一种“分封郡县并行”别扭的国家体制,由此产生的诸侯王问题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解决。那刘邦为什么要实行“分封郡县并行”呢?

首先,分封制已经持续了八百余年,在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了很大的思维惯性,比如韩信宁可得罪刘邦也要实行分封,忽视这种思维惯性这也是秦朝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刘邦自然会有所借鉴。

其次,在刘邦击败项羽的过程中,有些诸侯王出了大力,比如英布、彭越、张耳等等。这些人在楚汉之争前就已经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刘邦在登基后也不得不以分封暂时承认他们的割据。

最后,实行郡县制的前提是强大的中央实力和完善制度,需要很长的时间与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实行郡县制过急,结果让六国残余钻了空子,刘邦不想重蹈覆辙。

综合来讲,刘邦实行“分封郡县并行”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他本人是想实行郡县的,这也是他大力消灭异姓王的原因。之后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击诸侯王,直到汉武帝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