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的我
如果说“写谱”仍是设计成分居多,具备功能性,那么对于音乐的理解可能就是由艺术主导,强调批判性了吧。站在这样一座庄严肃穆的神殿之前,你是否感到排斥、不安,或者说,在害怕呢。 在此之前,我也曾怀着憧憬,跌跌撞撞掉进了音游的大门。像所有人一样,我四处碰壁,高声呐喊着:“这东西真是我能打的?”回应我的只有回声,爬上墙壁又闷闷地打在我身上。走走停停,好歹也算是抵达了相对明亮之处,洗去疲惫,我又道听途说知道写谱这么一回事。志同道合的一群无头苍蝇就这样在无形的牢笼中,飞向更深处。 音乐理解,我发现这条通往光芒的必经之路时,已经过了很久很久。说来惭愧,到现在我并没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也没有足够的自信肯定我已经走过的路是正确的。我只是在懵懵懂懂地对每个人都大谈什么结构什么张力什么色差,却得不到回应感到心灰意冷时,遇到了似乎能跟我对上电波的人:从谱面到艺术的审美,观点都如出一辙。于是我才尝试去实践我所谓的那一套理论到谱面中,以及分享给更多的人。 更早一点,当我知道面对音乐时这种微妙而细腻的感受,竟与艺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时,不知为何我立刻回忆起刚开始打音游时的那段时间,怀疑我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唉,你的自卑、难过,我都理解的,很深刻地。 理解这个歌为啥开头不能把所有音都抓上,或者理解那个歌休息段为啥要写得很轻很空,你回头看见竟是这么浅显的道理。由是出发俯视自己先前做出的成果,你大概会感到很可笑甚至可悲。于是庆幸,羞耻,而后惶恐,悲愤,人之常情啊!时间流逝,文明更迭,我们卑微渺小,都称不上是一粒沙子,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懂得自悯:接纳,包容,着眼于自己迈出的小小一步,游行于闪耀的星空之中。没人会嘲笑你黯淡无光,你也不必受制于此。 那么更进一步地,与刚开始打音游时一样,享受这个过程。如果你想的话,从试着别再说出“我与艺术绝缘”开始吧,没有什么可耻的事情;如果觉得无趣不想继续了,也请记得不带一点留恋地按下暂停键。旅途之中,风景一直在等你。 最后,少点处刑,多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