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麾将军碑:隐藏在玉米地里的国宝

2022-09-18 09:12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2017年9月11日清晨,我和家人一起来到蒲城县,对这里的景陵、惠陵、惠庄太子墓和惠文太子墓进行航拍之后,视线转向东侧的田野中,寻找著名的云麾将军碑。

 

按照村民的指点,终于看到玉米地中,云麾将军碑露出的高大顶部。我本想操作自己的无人机,从空中拍摄这块石碑,但是周围密集的高压线,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只好一步一步穿过玉米地,走向隐藏在深处的云麾将军碑。

 

钻进比人还高的玉米地,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玉米杆,缓慢地侧着身子前行,头上的汗珠不断下落。云麾将军碑的身影越来越近,石碑顶部的瓦片,镶嵌的“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几个字,已经清晰可辨了。

 

终于穿过玉米地,来到云麾将军碑前,这里的空间极为狭小,很难拍摄石碑的全貌。砖块垒砌的碑楼,乃1957年11月1日重建,旁边的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已经破败不堪。石碑被层层包裹起来,南边的小铁门紧锁着,视线只能透过栏杆,一睹这件国宝的真容。

 

云麾将军碑的全称为《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李邕撰文并书,记述了云麾将军李思训的生平事迹,原本竖立在他的墓葬前方,可惜墓冢已经消失,仅存此碑矗立千年。 

碑额题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4行12字,正文行楷书30行,每行70字。书法劲健,凛然有势,用笔清劲,顾盼有神,彰显盛唐风范,为李邕精心之作,为历代书家称道。

 

此碑不仅书法文明于世,而且碑主李思训也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青绿山水。李思训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生于永徽二年(651),死于开元六年(716),碑文中只讲他的仕宦经历,根本没有提到其绘画造诣,可见当时绘画是一件很不入流的技能。


我上大学的时候,选修过黄寿成老师的《碑刻学》,他曾经专门讲过云麾将军碑。在这块石碑上,高处的文字保存较好,低处的字迹模糊泯灭,都是曾经打拓片者所为。他们为了提高自己拓片的价值,每一次打完拓片之后,都会故意抠掉碑文中的几个字。长此以往,石碑下方的文字逐渐消失了!


高处的碑文


低处的碑文

 

据说,现在还有人经常偷偷地来这里打拓片,石碑前方的小铁门根本拦不住他们。因此,文物部门不得不在石碑旁边,安装了先进的摄像头,不仅凭借太阳能和风力进行发电,而且摄像头还可以不停的旋转,随时监视着这块国宝级石碑。

 

在云麾将军碑前逗留的一段时间中,摄像头就不断地向着我转,猜测另一边肯定有人在监视着我吧?于是,我朝着摄像头摆了好几个摆POSE,才屁颠屁颠地离开。



云麾将军碑:隐藏在玉米地里的国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