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远古时期天空到底有没有月亮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早在800多年前,就曾写出这样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因为我们今天也在问:明月几时有?
月亮是地球外围空间中看上去最大的两颗天体之一(另一颗是太阳),因为距离的差别看上去月亮的大小正好与太阳的大小相仿。而且它与太阳一样,运行极有规律——东升西落,每30天我们就可以目睹从新月、半月、满月的一个全过程。
就月亮与人类的关系而言,它几乎与太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太阳给我们光明,使万物得以生长,月亮为我们驱逐黑暗与恐惧,使我们内心得以安宁。
因此之故,古代人对月亮极为关注。从殷商时起,它就是人们宗教祭祀的对象。后代许多文人将月亮作为自己的灵感之源,写下了无数传之万代的佳作。
但是上古神话中没有月亮的记载,至少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以前没有月亮的确实记载,为什么呢?只能认为,在大洪水之前,天上根本没有叫月亮的东西,否则,在神话中不会不加以表现。
中国有关月亮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帝俊的神话中,《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是殷商民族神话中的人物,仅《山海经》的《大荒西经》有零星的记载,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再无记载。
从“帝俊生后稷”的记载看,帝俊的神话已经相当晚了,近乎文字发明的时期,根本不能与盘古、女娲的神话相提并论。‘
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之前,中国没有月亮的记载,这一点可以成为定论。
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都有对“大洪水”的记载,中国有大禹治水,外国最出名的有“诺亚方舟”,但是在这些大洪水的传说中都没有对月亮的记载,这点很不可思议,因为古时候的人对天上星象的崇拜兼职到了疯魔的程度,但是月亮却好像被他们忽略了。
“大洪水”之后各国神话中开始出现了关于月亮的传说,就连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也开始出现了对月亮的记载。这是否表明月亮有可能和上古那场大洪水有关呢?这只能留给后人去遐想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少人认为在远古的时候,月球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离地球相对远一些,远古先民们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所以才忽略了月亮。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外界观察地球的高级文明发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似乎出现了问题,为了修正这个问题,让地球更好的发展便于他们的观察,于是把月球放到了地球的旁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今月球对地球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