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辰骏生物#鹅副粘##副粘的症状及防控措施#

2023-03-30 11:14 作者:辰俊生物  | 我要投稿

鹅副黏病毒是1997年发现的一种鹅病毒性传染病。主要 特征是腹泻、肠道出现纤维素性结痂和溃疡斑、脾肿大有坏死灶。本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具有毁灭性,是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之一。

流行特点: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各种品种、年龄的鹅均易感染,发病最小日龄为3日龄,最大日龄为300日龄,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但发病率在30%以上。20-80日龄尤其是20-60日龄的幼鹅最易感染和发病,死亡率在30%-50%。本病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被本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草地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临床症状:

1. 病初排白色稀便,逐渐变为水样、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稀便。病鹅精神不振,常蹲地不起,少食或废食,但饮欲增加。

2. 病后期呼吸困难,发出“咕、咕”叫声,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瘫痪等神经症状。日龄较小的鹅多死亡,耐过的青年、成年鹅经过9-10d可可康复。

解剖病变:

1. 腺胃乳头充血、出血,呈粉红色。

2. 脾重大、淤血,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

3. 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

4. 肠壁有散在性橙色坏死灶。

5.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指肠黏膜有散在或弥漫性大小不等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性结痂,刮去结痂,露出出血的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6. 部分病例肝肿大、充血,也有数量不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7. 食道下端黏膜有时也有散在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纤维素性结痂。

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防疫制度,防止本病发生和流行:不从疫区引进种苗和种蛋,严禁来历不明的鹅进入本厂。严禁死鹅乱扔乱放。提供良好的禽舍、运动场及放牧环境。孵化室、设备及种蛋要严格消毒,防止病原垂直传播。

也可注射鹅副粘病毒疫苗或抗体进行免疫。

了解更多养殖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家禽驿站或拼多多搜索禽医任老师或百度搜索辰骏生物

辰骏生物=188+0548+1797


辰骏生物#鹅副粘##副粘的症状及防控措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