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山自燃的特征-徐州吉安矿业科技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的排弃物,通常占采煤量的15%~20%。煤矸石山对环境最大的危害除占地外就是自燃。自燃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周围大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煤矸石山自燃的特征有如下两点:
(1)从矸石山内部先燃烧
煤矸石山的自燃取决于供氧条件,供氧是沿着矸石之间的空隙和孔道向内部补给的。矸石山内的中部有利于氧化反应生成热的积聚,所以燃烧首先在这里开始。自燃后,燃烧地带具有燃烧中心的特性。燃烧中心(燃烧温度最高点)一般不超过矸石山表面下2.5m深。平面堆积的矸石山,燃烧只发生在有裂隙的地带。
观察到的冒烟处,往往并不能说明燃烧区就在其下部,而可能在斜坡下部,离矸石山表面1~2m深的地区。这是因为空气是从斜坡的下部进入,并沿着斜坡的表面向上流动;热对流使进入的空气量增加而加剧燃烧,从而形成裂隙或空洞。
(2)不完全燃烧
煤矸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但是能够成为可燃物质的主要是由C、H、S等组成的物质,如硫化物、碳质沉积物、油页岩、残存煤和杂物等。煤矸石在堆积时,颗粒的形状和大小是不规则的,从而在煤矸石之间形成孔隙和孔道。在自燃之前,这些孔隙和孔道为黄铁矿和碳质可燃物的氧化提供空气;在自燃之后,又为可燃物质燃烧补给空气。由于煤矸石的燃烧在煤矸石山的中部开始,因此通过孔隙和孔道输送空气的速度比较缓慢。另外,孔隙和孔道所占容积较小,煤矸石内可燃物质就再也不能与氧充分化合,也就是不能充分燃烧。所以,从整体上说,煤矸石燃烧是在供氧量不足情况下进行的,其燃烧性质属于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的结果,除产生和释放SO2和CO2外,还产生和释放大量的CO、H2S和碳氢化合物,从而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不完全燃烧,使得煤矸石山燃烧速度缓慢,燃烧时间长。一座大型的煤矸石山往往要燃烧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即使是不再继续堆放的煤矸石山,还能继续燃烧许多年。煤矸石中的可燃物和黄铁矿基本燃烧完后,矸石山自燃才逐渐熄灭。
徐州吉安矿业科技的技术团队结合十年来井工煤火治理经验,提出矸石山火灾治理整套技术,包括高温区域精准探测与划定,精准定向注浆降温,边坡快速护理。整套技术具备动静小、工期短、效果持久的显著特点。通过山西、江西、新疆等多个地区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践,充分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健.东荣二矿矸石山自燃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