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考研考生必看 | 成都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2023-07-04 22:08 作者:硕小牛MPAcc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成都大学MPAcc全日制的小敏学姐,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MPAcc的考研经验。其实我也是一点点的摸索出来的,看帖子学经验肯定有一定的作用,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且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这些经验同学们了解看看就好,不用完全按着来,要自己摸索出自己受用的高效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本科毕业于西昌学院二本,大学四年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水平,期间也获得过不少证书。本科专业是财务管理,出来做财务方面的工作对我们没有什么经验的毕业生来说薪资普遍都是很低的,并且现在市面上招聘中本科生是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的,所以更加坚定了我想要提升学历的决心,想着以后的路会更宽更广也会更多一些选择,从而我开始了我六个月的考研之路。

接下来是我的上岸成绩,我的初试分数是236分,2023年成都大学MPAcc一共有66名同学进入复试。其实我的初试成绩是三十多名,但其实今年进复试的同学,分数都很密集,例如今年线是232分,大概232分卡线的同学就有13个左右,加上今年是线下复试,所以复试也很重要,还记得当时我们考完第二天就出复试成绩,当时我们讨论分析出复试的一分比初试的一分还要值钱一些,(比如一位同学初试分数比另一位同学高一分,而复试成绩比另一位低一分的话,那总成绩算下来就会低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复试的重要性。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就数学而言,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数学的出题方式呈现出灵活、综合、多变的趋势。所以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首先要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技巧性的训练频率,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而且要形成快速思维、快速答题的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做题准确率,也能为后面逻辑写作腾出足够的时间。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7月-8月)打基础阶段

数学我是从七月份开始准备的,也是各大网站四处了解什么资料什么网课好,最后买的陈剑老师的《数学分册》打基础,数学真的就是听了网课一定要去自己思考做题,不然很容易出现一听就会觉得很简单,做题的时候才发现这样问题那样问题,再然后的话就是听完网课后需要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面对任何题型都可以很好的应对,前期就是把基础打牢,多练题。(7~8月)

2、第二阶段(9月-10月)强化突破阶段

然后到九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数学《高分指南》的学习了,这本书更加全面的抓住了我们要考试的内容,里面许多题都是真题以及真的转换来的,能够很好的训练我们的思维,一定要先做题再听课,这样对于在途中错了的或者是不会的在听了网课后的恍然大悟之后会更加印象深刻。(在这段时间我对我做数学的时间管理上还没有什么要求,都是能够自己思考出来的话就先不去看答案,不管花多少时间,当然也不会过度去纠结个别难题,总体来说这段时间重要的是要形成能够对考试大纲的每一类知识点所出的题能够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解答,看到题就知道是根据哪一类知识点所出的。(9~10月)

3、第三阶段(11月-12月)模拟冲刺阶段-用真题

这个时间段就可以开始练真题了,开始管理时间了,才开始可以规定在六十分钟内做完数学题,当然我每次是一套一套的训练的,包括逻辑以及写作都要在三个小时内全部完成,要严格的去控制自己的时间,因为真正上考场的时候你的有效时间根本没有三个小时。后期练到第三套的时候就可以控制在两小时五十分钟做完,不管题做没做完,一定要学会舍弃,拿分才是最重要的。我是四天训练一套题,完全模拟考场,上午模拟管理联考,下午做英语二,然后余下三天就是总结思考错题,在训练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知识点还有哪里有不熟练的地方,都在这段时间里强化巩固,数学上就是想想为什么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做不完题的情况以及错一些不该错的题,反正要多思考多总结,来达到熟练高效的程度,在这段时间总的来说要做的就是时间管理,查漏补缺,提高熟练程度,对每天遗忘的知识点逐遍反复一遍又一遍的去加深巩固。直到考前半个月将自己所有总结出来的错题全部再重新做一遍,以及十多套真题再仔细去复盘几遍,在于精不在于速度。(11~12月)

推荐用书:《数学分册》机工版、《数学高分指南》机工版、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

推荐老师:韩超、陈剑

备考建议

(1)近年来数学题目灵活度不断加大,2022年管综数学难度陡然加大,是很多学生都措手不及,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变通。而2023年管综数学难度属于正常水平,需要同学们做好对基础知识点的把握。

(2)对于记性好不易忘题的同学,真题复盘时间不必太紧凑,也不需太在意正确率。

(3)时间把控很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极大影响后续逻辑及写作的时间,所以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地把控时间,一定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4)有舍才有得。如遇难题不能死磕,一定要明白“我能拿到的分一定能拿到、有难度的分尽量拿到、够不着的分我不去浪费时间(哪怕一分钟),为逻辑及写作腾出足够时间,平常写作也应树立如此观念.就2022年来说数学第有很多题就有难度,一些同学为了死磕耗费了不少时间,影响后续逻辑和逻辑作文的作答,最终导致考试失利,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死扣一道题,如果一道题做了三分钟还没有做出来,立马跳过。

(5)要有良好的心态,遇难则要乐观,遇简则要细心。应试不比平常。

(二)逻辑

1、第一阶段(8~9月)学习知识点基础阶段

逻辑我是从8月份开始准备的,才开始也是不知道从何学起,就从看网课开始,先全盘了解了一下所要考试的全部内容,也同时打下基础,逻辑我是跟的老吕的课,用的是《老吕母题800练》,其实我觉得不用将每一阶段的辅导书都买回来,其实根本就看不完,其实内容都是对考试大纲的一个衍生,抓住重要的一两本就好,先听好网课,顺带着实操练练题,看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再根据具体学习情况推进学习进度。(89月)

2、第二阶段(10~11月)逻辑强化突破阶段

在听完第一遍网课的基础课程后,进入下一个进度,看强化课,这段时间所对应练的习题也逐渐靠近真题了,对每一类题型都要熟练,比如:在做题是首要第一步就是看出题目的那段话,要你选择什么那一小段,其次才是去迅速略读整段文字,并能够迅速圈出关键词来。(10~11)

3、第三阶段(11-12月)真题反复剖析阶段

这个时间段就要开始练真题了,以及练习套题,特别是推理题要熟练掌握每一类的规则,多练几遍,熟能生巧。当然也要开始进行一定的时间管理了,特别是在推理题上,在一定时间内运用巧妙的方法就能够推出答案。逻辑的阅读内容较多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去练习这些题。(1112月)

推荐用书:老吕母题800

推荐老师:老吕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1)明白写作性价比不如客观题高,但是不代表不用花费时间学习。

(2)书写很重要,上下分数浮动5-6分,所以如果板书不够整洁、字迹潦草的同学一定要把字练工整。

(3)结构学习比内容摘抄学习更重要。

(4)光说不做假把式,一定要勤写多练。并且保证真题练习2遍以上。

(5)真题训练至关重要,写作前期基础+后期强化都不建议刷模拟题。

推荐课程:老吕的课、张乃心的课

1、论效部分

(1)了解整体考试内容并构建结构(9-10月):把题目,开头,结尾,每段框架学会,着重学习每种漏洞类型写作方式(自己总结话术)

(2)整体行文(10月-11月):把自己学过的话术搭积木一样形成整篇文章。

(3)修改润色(11月-考前):不断更改,并且尝试各种话术排列组合文章。

总结:第一遍(基础)+第二遍(行文+修改)+第三遍(修改润色)+第四遍(再次修改)直到自己能够抬笔脑子里就有一个大体的结构,知道写什么,哪些论效是重点,四个一般写不一样的论效错误。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老吕的课、张乃心的课

(1)前期准备:论效结束后就开始论说(9月),这一过程主要是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中期准备:(8-9月初)把历年真题刷第一遍,不在于计时完成,在于看完题目独立完成写作。当然第一遍会出现字数不够或者字数超过,这种情况很正常,写完之后自己检查完善。听课后再结合老师所讲进行修改,对于结构不对或者行文方向相反的第二天或者及时再重新写。

(2)强化准备:(10~11月)不断更改自己的论文。但是这个时候要计时完成,不管自己写的怎么样。(管综写作完成度很重要,一定要写完)写完之后先自己改,同时对照一稿进行反思,是否有进步,形成快速行文思路,做到列完提纲就能写出一篇结构比较完美的文章。

(3)真题再研读:(11~12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做到论效20分钟-25分钟完成,论说文30-35分钟完成,或者总体完成时间设置在53-55分钟。一定要记得完成度比优美度领先。反省+训练:(12月)看优秀范文主要是领会其结构,适当学习其文字内容。反复看自己的一稿二稿三稿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缺点,查漏补缺。另外隔段时间要自己再限时完成一套真题。在考试前一周/半月进行模拟题目训练。

备考建议

(1)莫看前期准备,尤其是论说文审题课,一定要反复听课并且揣摩题目中心思想。偏题作文哪怕文笔再好必是低分。

(2)写作不是一瞬就能拿高分的,所以必须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是否有相关可以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

(3)论效贵在熟能生巧,除了多练习之外,还要记得有些漏洞并不是非得按照模板那样写,而是要自己有批判思维,能用适当准确的语言对其过程进行剖析,所以一定要多总结,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总结独有的模板。

(四)英语

我认为英语二的核心就是记单词!

所以如果你真的能够熟悉考纲上的单词,拿到较好的成绩绝对没有问题。

阅读、写作、新题型、完形填空、汉译英等都是需要听老师讲课学习一些技巧的,不要只自己埋头苦学,收效不大。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用书:推荐百词斩背单词,主要是记真题中的单词。基础薄弱的可以慢慢往上加数量,但除了复习旧单词之外,要保证新单词的记忆量,太少不容易提升,后期做真题的时候需要摘抄不会的单词。

(2)不限次数,越多越好。到了后期我一天背800个单词(不包括复习旧单词),前期大概一个月能轮一次就可以,后期可以强度高一点,必须从备考第一天背到考前一天,把真题中的不会的单词抄到单词本上只要有空的时间就拿出来记。

(3)背诵方式: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背,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最起码要看到这个单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叠加标记)。

(4)背诵时间:按自己的学习计划来。

(5)背诵技巧:通过联想画面、谐音记忆、变形记忆、词根记忆等方式

(6)记忆模式:前天复盘+当天记忆 定期往回记(主要记叠加标记的)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考研圣经(可PDF版本)

另外最好有ipad和pencil,将历年电子版真题(word)导入notability,将每篇阅读都拆解开,分析语法、每句话意思以及上下文的关联,做题的方法也很重要(推荐唐迟老师的相关课程)。

共三轮-四轮复习:7月初-7月底:英语二近十年阅读理解(独立完成题目+精准翻译+佳句摘抄背诵)

目的:过单词关、熟悉长难句结构

建议:

(1)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前期选择英一翻译,基础一般的同学此阶段可以对英二进行分析,这一阶段不用严格计时答题,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第二天和单词本的单词一起记忆。

(2)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长难句进行一一剖析,把语法结构重学一遍。

(3)错误率不重要,因为英一确实比英二难。但是一定不能因为英语一难就对放过单词记忆。(大纲单词都差不多,而且近几年英二的单词也有蛮多超纲。

3、真题一刷(8月-10月)   

(1)把英语二历年真题统统刷一遍。这一遍在于精细,要把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摸清楚。建议先自己完成题目,针对错题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并且归类,哪些是自己的弱点(例如主旨题、细节题)

(2)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一定要及时巩固记忆。(建议第二天放到单词背诵任务当中)

(3)把真题出现的佳句、长难句多读多背,形成一定的语法基础记忆。

(4)通过翻看文章的语气词、中心词、以及情感词进行总结。

4、真题二刷(8月-10月)  

(1)由于此时已经对考题有了基本记忆,建议隔段时间进行二刷。(eg.一刷最先开始的2010年,那么二刷第一篇仍是2010年的)

(2)还是先完成题目。

(3)对于错误题重点关注,说明这块题目自己理解不够。

(4)自己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梳理、对于解体过程进行复盘,再对照答案解析进行比对,落实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无误。

(5)总结题目设计思路、比方说面对一些题目有解题技巧

(6)对不会的单词或者已经忘记的单词再次背诵记忆,并且二刷要保证自己能够口译文章每句话的意思。

备考建议

(1)只需要做真题,反复做。

(2)不建议全盘听网课,比较费时另外即使听课也要有目的听,学方法比学内容更重要。

(3)单词绝对是关键,不明白单词意思即使拥有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

(4)把阅读理解思想贯穿到完型填空当中,很有帮助。

(5)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


三、复试备考经验

三、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2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4日

进行线下复试:4月3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4日

四、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1、专业课测试(100分)

1)思想政治理论(20分)

思想政治理论参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

2)专业课(80分)

含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知识。

专业课考核参考书目:

j《财务会计学》 (13版) 主编 戴德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月;

k《财务管理学》(第9版) 主编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6月;

l《审计学》(第9版)主编 宋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月;

2、综合面试(100分)

考生在复试开始前,在随机提供的3套复试试题中,随机抽取1套,并现场作答。

1)英语听力、口语测试(40分)

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2)专业综合面试(60分)

主要考查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创新精神等。

 3)同等学力加试

加试科目

科目1:《会计学基础》(100分)

参考书目:《会计学基础》第七版,主编:崔智敏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2月。

科目2:《管理学原理》(100分)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主编: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6月。

(二)复试流程

我的复试时间线:31日~43

备考资料:《财务会计学》 (13版) 主编 戴德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月;《财务管理学》(第9版) 主编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6月;《审计学》(第9版)主编 宋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月;这三本书的网课;英语自我介绍以及一些英语问答的网课;政治网课。

复试当天:我们当时是早上先到考场交政审表和一些要求交的资料,然后进行笔试,笔试内容有政治、财会、财管、审计这些内容,笔试完之后吃完午饭,下午来到考场进行抽号,开始进行下午的面试,面试会考察你的英语口语以及英语问答,以及财会、财管、审计一样一道专业问题,面试完成就回家等通知了,然后第二天早上十点多学信网就弹出待录取通知(就等于复试通过了),下午官网就出来复试成绩单。

(三)复试备考经验

我是从初试成绩出来后过了几天才开始准备复试的,说实话我开始准备的时间其实都太晚了,我当时也是想着我本科有一定的基础,才比较心大,三本书那么多知识点花一个月来学,还要加上政治英语,以至于我从三月份开始到考试之前都是几乎每天要高效的去学十小时以及更久。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早早就开始准备复试。

首先,我是主打看网课,看书学习内容太多了,并且一些知识点需要老师讲解带着去理解领悟,我是把三本书全部过了一遍,当然肯定都是以重点章节来学习,覆盖率尽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样子,但学了的一定要理解掌握。

其次就是写分录一定要去手写一下,不然很容易出现一看就会,一写就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然后就是计算题,我们这次线下复试,是有笔试的,考了两道计算题,分值也比较大的,所以要把书上的计算题拿来多练习几遍的。

再次就是关于英语口语方面,自己可以在网上搜与自己情况相似的自我介绍模版,列好并完善自己的自我介绍中文版,再根据中午来写英文的自我介绍,(网易有道用起来)每天早上背几遍,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

最后,政治的话学校还没给出考试范围的时候我平时就看一些时事政治,和刷一些历年考研复试考的政治的网课。然后就是专业课三本书学完差不多手上会写了脑子也会了,但同时每天还要花时间去练习怎么以有逻辑思维清晰的去说出专业题的答案,一定要去说,并且给自己设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就要回答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五、备考重点及经验

(一)备考重点

专业课备考:

(1)进行专业课书籍的知识点的总结和知识面的搭建,建立对全书内容整体的知识框架

(2)重点掌握复习资料中的重点和核心点(难点适当理解即可)

(3)及时对知识点的应答进行锻炼,培养自身应答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英语问答备考:

(1)提前准备英语自我介绍,不断修改自我介绍模板

(2)每天根据以往提问问题,进行自我问答,培养自身面试技巧

(二)学习技巧

(1)规划好时间。不求24小时时时刻刻学习,但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实现效率最大化。即在学习的时间好好学,该玩的时候尽兴玩,根据自己特点进行规定。

(2)定时复盘,学会自我总结。在得到硕小牛学长学姐的专业解答后,一定要及时反哺问题根源,找寻知识薄弱点、总结一系列题目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既不易忘也能提高学习能力。

(3)持之以恒,不能有晒网心态。一定要在每天保持学习状态,而不是心血来潮式学习,而且要每天能有所收获,而不是自我感动。如果自律能力不太好,建议报班,让外界力量督促自己。

(4)时刻关注目标院校的最新状态,关注其考试形式、相关公众号、群聊,找寻有关资源了解目标院校最近情况,从而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在官网公布线上复试方案时,则全心准备线上复试,同时调整备考方向。


四、学姐寄语

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途中风风雨雨,荆棘丛生,要走完这段路,需要的是坚持,需要的是不断的从堕落中重生,从放松中觉醒!

24考研考生必看 | 成都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