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業的經營(01)(02) 匯 報 的 簡 要 紀 錄
匯 報 的 簡 要 紀 錄 :
傳道的受眾分兩階段。
初級:娛樂興趣,學習工作,十年經營。
進階:格局派別,應世詳細,正教傳續。





儒學的群眾有三種。A興趣對象,B從事對象,C或十年以上,這三個層次。
積極的與各堂主們互相推薦,招呼人才,生出新的老師,是因為各位堂主的歷練都已經,到了應言而未言,或積澱出色彩的階段。或有因為日常經營,而難以騰出空閒,或因人員流動而必須親自上陣,等等經營成本的考量,所以不好成行。這都是理解的。
那麼一、透過互相支援,可以稍緩壓力。對於老師來個半年一年就走的狀況,也必須調整。那就是,二,有步調有道路有目標有利益的養成核心老師,也就是必然的。所以要把經營狀態,做成一位新老師進來,能夠呆上七八年的計畫。如下:一年助教,兩年主教,三年教材,四年講台,五年參議,六年經營,七年成立新學堂。可以做為參照。
學堂,書院,孔廟。這三級要清楚。
教材主軸就必須要,上接國家意志,下應地方民氣。機構大,一定要合法,合"治統"。機構要落地,那就要接應需求和地氣。
知識性的內容,不需要和 體制做爭論。德性心性人倫等等內容,才有能發揮的空間。
應需求是託管補習,(嶺南)地氣是白沙。道統是國學。 而"血統"則是,孔嫡與四氏顏曾思孟,所傳用的渠道。那教師或人員能主動,用力的就是 "學統"。
敝人倡正教,特別編列,論語詩教傳,來應對"學統"的功課。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琴歌: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国学讲堂 (有女四書) :https://www.ximalaya.com/zhubo/10926356/
@蔡邕琴歌,南風编創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2295115?type=3
@先進: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俗有富不過三代之云,其來有自。不要妄想,去改變別人的命運。除非他自己願意!如此而已。
@胡適 寫過一個故事說: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
若儒學都不儒學了?那是在推動甚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