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泽东与音乐文化强国文艺高峰

2023-01-05 23:39 作者:爱上杭州  | 我要投稿

       2035年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在文艺创作领域,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建成音乐文化强国。这是因为:

       从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从中华文脉传承发展来看,远的不说,就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创造了传世的文艺高峰,都出现了代表性的家喻户晓的文艺大师,像李白、苏轼、曹雪芹等。

       中华文脉发展到今天,随着音乐理论及与音乐相关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完备,音乐文化开始繁荣兴盛,音乐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批文艺大师,像词作家乔羽、阎肃等,都是文化创造领域的杰出人物,阎肃还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从2000年到2023年,这二十三年间,在诗歌、小说等文艺创作领域,在文化艺术贡献上,我国并没有出现赶上或超过李白、苏轼、曹雪芹的文化艺术创造杰出人物。从2023年到建成文化强国的2035年,这十二年时间里,在文化艺术创造领域,我国能不能推出赶上或超过李白、苏轼、曹雪芹的杰出文学家、艺术家代表人物呢?

       能!只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从历史实践出发,实事求是,从史诗般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挖掘精神文化资源,把蕴藏在诗人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里的长征精神最高峰代表的中国精神最高峰,依据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起伏变化规律,用音乐旋律把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精准、正确地表现出来,用音乐把长征精神最高峰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情感力量升华释放出来,就能在文化艺术上创造出伟大的音乐文化作品,就能在音乐文学领域把毛泽东词坛泰斗的地位确立下来,填补上中国精神文化、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空白。

       诗人毛泽东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词作家,现在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多。毛泽东不但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指明了文艺创作的方向,建国后还专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精辟指出:“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不对的,中国的语言、音乐、绘画,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音乐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原则,也可以用外国乐器,但是总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风格,独树一帜。”

       毛泽东很重视音乐,曾在诗作里写下:“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有史料记载,毛泽东喜爱欣赏、吟唱戏曲,还曾带领大家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国际歌》歌曲。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领导下,我国在文艺创作领域推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还推动了大规模的戏曲改革。毛泽东对我国音乐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观看了民族歌剧《江姐》之后,专门接见了词作者阎肃一个人,称赞阎肃写得好,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可见毛泽东对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毛泽东与阎肃都是在文艺创作上有建树有担当的文化英雄,这就叫英雄识英雄。毛泽东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诗人,虽不见史料记载他擅长演奏什么乐器,但是毛泽东会拨动心弦用诗篇歌颂他热爱的人民。

       音乐善于振奋或抚慰人的精神,抒发人的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乐不可以为伪”,“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欧仁·鲍狄埃作词的《国际歌》,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都凝聚着时代精神,都包含着真情实感,所以,曲作者皮埃尔·狄盖特、聂耳才能在与歌词的精神情感产生共鸣的前提下,依据歌词里的情感起伏规律,用音乐旋律把歌词蕴含的精神情感升华释放出来,给人们带来精神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文化艺术的力量。

       文艺创作强调弘扬真善美,真情、真理、真实是第一位的。文艺作品只有做到真,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相信的力量,才能成风化俗,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凝聚真情的歌词,遵循歌词里的情感起伏规律升华歌词真情的音乐旋律,在《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等音乐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今天,在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继续发挥着经常性的铭记历史、振奋精神、激发真情、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的精神高度和感情强度,以及毛泽东用诗词艺术手法高度概括、凝聚精神情感的功力,都在词作家乔羽、阎肃及其作品之上,为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准确谱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缺乏为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精准、正确谱曲的音乐作品,无法证明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的音乐文学价值,这就是长期以来在音乐文学领域无法确立毛泽东词坛泰斗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长征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凝聚的精神高度,代表了长征精神最高峰,也代表了中国精神最高峰,但是,为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谱曲的音乐作品,并没有从艺术性上把中国精神最高峰准确反映出来。目前,在国内外最有影响力、能代表中国精神高峰的音乐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和《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这就说明,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凝聚的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还没有被音乐作品准确反映出来。

       根据词作家乔羽、阎肃的歌词创作的一些音乐作品,是不是文艺高峰呢?是文艺高峰,但是这些音乐作品的精神文化影响力大多局限于国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比不上外国的一些音乐文化作品。

       比如,作曲家贝多芬根据席勒的诗作创作的交响合唱《欢乐颂》,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

       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根据诗歌创作的合唱曲《蓝色多瑙河》,后改为管弦乐曲,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享誉世界乐坛。

       皮埃尔·狄盖特根据欧仁·鲍狄埃的歌词创作的《国际歌》,更是深度融入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史上影响巨大而深远。

       巴黎公社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创作《国际歌》歌词,经过十七年漫长时间的等待,直到1888年,这首凝聚着斗争精神和情感力量的歌词杰作,才遇到了真正的知音。曲作者皮埃尔·狄盖特被《国际歌》歌词蕴含的精神情感打动,产生共鸣,依据歌词蕴含的情感起伏规律,为歌词精准、正确谱曲,终于完成了一首影响世界的歌曲杰作。列宁曾高度赞誉过《国际歌》,《国际歌》曾是第二国际的会歌,前苏联的国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很多革命烈士都是唱着《国际歌》走上刑场英勇献身。可见,一首产生于伟大社会实践、凝聚着精神情感力量的杰出歌词,一旦被音乐旋律精准、正确谱曲,将歌词蕴含的精神情感加以升华,使之更集中、更形象、更典型,就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情感力量和文化艺术感染力量,给人类的精神情感、灵魂信仰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能鼓舞起人们舍生忘死的精神情感的力量。今天,《国际歌》在我国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歌曲、音乐带来的精神、情感、文化艺术综合力量,这些力量有的可以深入人类的精神灵魂深处,跨越时空,引导人类的精神灵魂走向遥远的未来。

       目前,在国际上发挥我国人民精神力量、情感力量和文化艺术力量影响力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我国要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代表中国人民精神力量、情感力量和文化艺术力量的音乐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就要推出为毛泽东音乐性强的凝聚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的长征诗词精准、正确谱曲的音乐文化作品。

       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反映的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情感力量:开天辟地的英雄气概、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情感的力量。这种精神状态和情感力量,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伟大实践中用诗词记录下来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举世闻名。作为领导红军长征胜利的核心人物、灵魂人物,作为党、军队、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他的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中凝聚起来的长征精神最高峰,可以代表党魂、军魂、国魂、民族魂、英雄魂在中国人民精神世界里的伟大形象。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音乐是人类精神情感的升华,音乐旋律是人类精神情感的化身,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今天,把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用音乐旋律精准、正确谱写反映出来,就会在音乐文化创造领域树立起代表党魂、军魂、国魂、民族魂、英雄魂的伟大精神灵魂形象、伟大音乐形象,就会创造出伟大的音乐文化作品和重大的精神文明成果,就会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确保实现中华音乐文化伟大复兴。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能没有英雄精神,不能没有英雄魂。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长征英雄壮举开辟了通往建立新中国的胜利道路。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就是一种闪耀着精神光芒的英雄精神,就是一个有着开天辟地伟大气魄的英雄魂。

       把惊天地泣鬼神、气吞山河的长征精神最高峰用音乐旋律准确反映出来,把长征精神最高峰代表的英雄魂的伟大音乐形象正确树立起来,可以填补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能让人在生动流淌的音乐旋律中,真切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弄明白长征伟大实践造就了红军核心人物、灵魂人物毛泽东一种什么样的开天辟地的精神状态,正是凭着这种九死一生、一往无前、开天辟地的精神状态,才让红军长征队伍化险为夷走出困境走向胜利。

       文艺高峰作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品是重大的精神文明成果,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的物质文明成果一样,都是大国重器,需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必要时要用新型举国体制集合众智众力才能比较完美地创造出来。

       毛泽东音乐性强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奋勇前进《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精准谱曲歌曲作品已经面世,可供参考,毛泽东音乐性强的蕴含长征精神最高峰的诗词作品的精准谱曲主旋律也已经创作完成,准备就绪。创造一部比较完美的大型音乐文化作品,词、曲、唱、编曲、制作、排练、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都要到位才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用音乐作品精准正确表现出来,是一项大制作,需要用交响大合唱的形式,用大团队合作的方式才能比较完美地创造出来。我国有国家交响乐团,有大型合唱团,有扶持文艺创作攀登文艺高峰的国家艺术基金,把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用音乐主旋律精准正确反映出来,用交响大合唱把长征精神最高峰的精神气场、情感氛围、文化意境烘托渲染出来,创造音乐文化高峰,在能力上在音乐文化建设资源上已经具备条件,现在欠缺的,只是负责音乐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关方面,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拿出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抢抓历史机遇的敏锐性,增强文化自觉,拿出眼光和责任担当,有负责人能够及时站出来统筹领导,集合众智众力和各种音乐文化建设资源,才能不失时机创造出新时代音乐文化高峰作品、伟大作品,把音乐文化强国建设在文艺高峰作品创作上真正落实。

       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在2017年12月的专访文章《俞峰:文化强国地位体现于伟大作品》中说:“文化大国的地位,首先是体现在伟大作品上,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出伟大的作品,创作是第一位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针对的就是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俞峰认为,当前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与我国迅速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及大国地位不相匹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包括建成音乐文化强国,面临巨大困难和重大风险挑战。重大风险挑战在于:音乐作品出质量出高峰出伟大作品迟迟不见突破,音乐创作队伍攻坚克难勇攀音乐文化高峰的信心亟须增强。

       把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伟大长征精神用音乐准确反映出来,让长征精神最高峰、中国精神最高峰的伟大音乐形象屹立于世界面前,不仅为中国也将为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进步增加确定性、增强信心。

       伟大长征精神产生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全世界也是处于矛盾加剧,冲突不断,世界发展进步的不确定性十分严重的历史时期。产生于红军长征伟大实践的长征精神,团结、激励、鼓舞着中国的进步力量攻克各种艰难险阻,建立了新中国,给世界性的人类解放进步事业增加了显著的确定性,增强了信心。

       今天,把毛泽东音乐性强的长征诗词蕴含的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用音乐正确谱写反映出来,就会创造出伟大的音乐作品,就会给探索中的音乐文化强国建设增加显著的确定性,从而鼓舞音乐创作队伍坚定信心,到2035年如期建成音乐文化强国。

       在文艺创作领域,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可以预见2035年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景象:

       

万山磅礴看主峰。准确谱曲、正确反映长征精神最高峰也是中国精神最高峰的毛泽东长征诗词音乐作品是主峰,···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矛盾、田汉、光未然、聂耳、冼星海、乔羽、阎肃以及众多杰出文学家、艺术家的文艺高峰作品环据四周,各展风采。不但有艺术魅力,更有精神光芒,与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精神文化作品一道,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精神情感、文化艺术的力量。


毛泽东与音乐文化强国文艺高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