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喀喇乌苏之战——清军第一次入西藏,全军覆没

2023-07-20 12:18 作者:神女紫  | 我要投稿


和硕特汗国,是青藏高原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个统一的王朝,由卫拉特蒙古盟主固始汗在1637年建立。1655年,固始汗去世,和硕特汗国就分裂为了西藏和青海两部,青海部分由达什巴图尔管理,西藏部分由达延汗管理。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策妄阿拉布坦以护送拉藏汗之子噶尔丹丹衷夫妇回藏省亲为名,派大策零敦多布等率6000兵,向西藏进发。他们昼伏夜行,于次年七月到达西藏北部的纳克产地区,顺利通过腾格里海天险,直趋达木。

防守达木的藏军与准噶尔兵发生激烈战斗。双方于达木相持两个月后,藏兵抵挡不住,于十月八日退至拉萨。

十月三十日深夜,大策零敦多布围攻拉萨,第二天,攻入城内,杀死拉藏汗,宣布占领整个西藏。

考虑到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向康熙的报告,也是说策妄阿喇布坦属下策凌敦多布等,领兵3000人来西藏,想灭拉藏汗;我们可以推测,准噶尔军入藏虽有六千人,战兵应该是三千到四千人,剩下的应该是负责辎重补给的辅兵。

康熙很快发出命令,于二月十三日“以西安将军额伦特以军数千赴援,而遣侍卫色棱宣谕青海蒙古备兵”。

得到康熙要求直取西藏命令后,色楞率领2400名陕西八旗绿营精兵,由青海湖方向向西藏向轻骑疾驰,额伦特则率领4000余人随后进发。

需要强调的是,康熙朝经过三藩之乱的磨砺,八旗绿营可战者仍多,西安又是屯兵重地,由此调兵,选精锐六千余人,战斗力当不可低估。

额伦特的意见继续与色楞相左,建议等待青海蒙古的援兵。但色楞认为青海蒙古人战斗力低下,且缺乏作战意志,要他们援助反而空耗粮草,毫无意义,凭借六千多八旗、绿营精锐,足以摧毁大策凌敦多布的兵力。

四川方向,还有四川提督康泰率领2000多人从打箭炉进发,牵制准军。两面夹击之下,大策凌敦多布似乎毫无胜算。

大策凌敦多布率领4000多准军迎击清军,又动员了一万多藏兵辅助,但藏兵战斗力较低,不能作为倚仗。

《清史稿·额伦特传》:七月,至齐诺郭勒,策凌敦多布遣兵夜来侵,击之退。次日复至,额伦特亲督兵缘山接战,贼溃遁,追击十馀里,多所斩获。疏入,上深嘉其勇。

则额伦特进军期间,曾经遭到准部小股游骑的袭击。大策凌敦多布作此布置,一是消耗清军体力,二是示弱以收骄敌之效。

清军抵达那曲之后,两军夹喀喇乌苏河对峙。

准军与清军枪炮对射,清军小胜。

色楞率清军渡哈喇乌苏河,驻扎拜都岭。和硕特蒙古王公博音马松等前来迎接。

大策凌敦多布抓住时机,发挥出准噶尔游牧骑兵机动力的优势,派出游骑劫夺清军马匹。(时间为:闰八月初一日)

大批马匹的丧失,让清军丧失了机动能力,对士气打击极其沉重。

闰八月初五日,准军调来数门欧式大炮(由准噶尔国内的瑞典人列纳特铸造)。

如果四川方向入藏的清军行进速度足够快,可能还能让准噶尔后方起火。但是康泰因为运粮不济,行进缓慢,而严厉督责运饷士兵,导致哗变,反而更加耽误了行程。

而清方物资粮草消耗既速,坐镇后方的内大臣策旺诺尔布便派出粮队,向额伦特、色楞部运送补给物资。但粮队运送到半路上,就遭到大策凌敦多布派出的奇兵袭击,全军覆没,粮食全部被准军获取。

清军出现了粮食危机。

大策凌敦多布采取了非常谨慎的进攻方式,修筑工事壕沟,用火力掩护,不断向山上推进,压缩包围圈,消耗清军,令清军无路可逃。

清军在饥寒交迫中困守了一个多月,“马畜羸瘦,而食马畜肉”,清军把剩余的马全部杀光吃肉后,终于不能支撑。

九月二十九日中午,清军突围,但因为没马跑不快。交战中,清军主将额伦特额头中枪阵亡。主帅色楞被俘。清军几乎全军覆没。

川西一带的藏族武装得到大策凌敦多布大胜的消息,做出决定,派喇嘛与四川提督康泰交涉,将其诱杀,而后在狭窄地形奇袭川西清军,川西清军全军崩溃,四散而逃。










喀喇乌苏之战——清军第一次入西藏,全军覆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