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哔哩哔哩评论区“@”问题的一些思考

2023-01-25 17:03 作者:饭纲丸_龙  | 我要投稿


大概从2022年11月开始,

B站各视频评论区中越来越多通过@来分享给好友的现象,

甚至很多人在评论区只会发一个@的信息而不说任何话。

并且有时,仅仅是@的消息就有可能热度很高显示在评论区的上面。

在互联网中最早用于标记电子邮件地址和服务器标识,这里不作讨论。

如今,比较普遍的用法是

‘@’符号在推特、新浪微博等微博客网站,YouTube、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也会使用到。例如,在推特中,在@符号后边紧跟一个用户名可以让用户直接给对方发送消息。例如,一条包含有@example的消息可以直接送达对方,并且在reply中显示,同时,别人也能看到这条消息。”(摘自维基百科)

词条中所举的例子是推特,推特的定义是“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微博客社交网络”,注重的是社交

当今通过@来将视频分享给好友这种行为可以追溯到抖音、快手等平台。而这类短视频网站的定义是“短视频社交软件”,不只注重视频更注重社交

哔哩哔哩则为“弹幕视频分享网站”,与短视频平台本身定义便不同。

哔哩哔哩在2018年于纳斯达克上市,

此后为了吸引用户于2019年修改入站考试规则(具体时间不确定)

并推出小视频(短视频)功能,

于2020年4月推出“哔哩星人召唤计划(邀好友赚红包)”。

据2019年5月14日公布的季度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B站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亿;

据2021年2月25日公布的季度报告,2020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用户首次突破2亿;

据2022年9月8日公布的季度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B站月活用户首次突破3亿。

由此可以看出B站2019年后用户增长速度是飞快的。

根据数据(此处略)可知抖音2017~2018年后用户大量增长,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

鉴于短视频平台在中国大陆受众庞大,

这段时间新进入哔哩哔哩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短视频用户,

在视频评论区@其他人来分享为短视频平台的习惯(因为短视频平台分享功能繁琐),

并且B站更改了@的机制(从需要输入完整昵称到输入一个字即可联想),

所以来到B站之后依然保留了这样的习惯。

B站于2022年12月推出了私信分享的功能

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分享仅限于分享链接、分享到微信QQ,认为分享麻烦。

根据哔哩哔哩社区规则第6条:垃圾内容

请不要恶意使用弹幕、评论和私信功能,发布重复的、无目的或令人厌恶的内容。请不要为了提高视频的相关数据,上传与视频内容无关的误导性的标题、简介、标签或缩略图,这些将被视为“垃圾内容”,而所发布的视频也将被限制、或者从网站上移除。

我们对于“垃圾内容”的界定:

无关人名/无意义语句、符号/无意义时间/番剧中刷其他番剧/恶俗空耳/针对不同观点的对象无脑嘲讽/添加与视频内容无关的标签/添加剧透视频内容的标签/添加广告、色情、引战、政治相关内容标签/删除他人视频正确的标签等等。

可知在评论区@其他人分享属于违反社区规则评论。

当然,在楼中楼嘲讽出警的同样违反社区规定,属于不友善的劝导方式,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有些人可能会说

在评论区@人行为大多是搞笑竖屏短视频,在评论区讨论并无意义,因此@人不算违规”。

针对此类评论,

当前在评论区@人分享视频行为已不仅局限于短视频内容,许多科普长视频,音乐类视频的评论区依然有只@人的行为。

又有人说

我想@就@,既然平台给了我这个权利我就有权力使用”。

这些人似乎忘记了,首先只@人属于评论区违规,

并且@人之后不只你们两人能看见,其他人也可访问被@人的主页

(可以想象一下天天有人到你的主页翻动态查成分的感觉)

B站正常的@功能,是让人可以把视频里出现过或参与制作等人@到评论区里,

观众们都可以方便地关注到跟视频有关的这些人。

而一些人随便@只会让观众打开评论区满眼都是莫名其妙的人

(不管是热度排序还是时间排序都有,故以推送机制反驳不成立),

很影响观感。

“想@就@”是要建立在尊重大家的评论区使用感受的基础上,

是作为一位互联网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并非高道德要求的绑架。

如果自由无序地表达,那么楼中楼的人也有理由“想骂就骂”,这显然不成立。

还有人说“那你举报啊,看看能不能成”“客服都说可以凭什么不行”“违规了违法了?那你报警吧”

等明显的不计后果类的评论。

如果不是去和客服硬杠的话,客服和审核就是单纯的迎合用户。

根据许多人的反馈来看,不同的客服有不同的答案。

因此,客服可能不管这些事,客服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

那么如何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本人对哔哩哔哩官方(@哔哩哔哩弹幕网 @哔哩哔哩客服)有以下建议:

1.完善并明确分享功能

2.官方与客服、审核明确关于此类问题的态度

3.重视社区规则,不要让越来越多人钻空子,这条不只是针对关于@的问题

同时也希望各位:善用分享,友善交流。

B站的视频分享是有数据的,但仅通过@分享是没有的。

如果善用分享的话,你高兴,UP也高兴。

欢迎各位就这一现象及其引发的问题友善地发表观点或讨论。

关于哔哩哔哩评论区“@”问题的一些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