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昭公路,云游新疆最险自驾公路,自驾游新疆063

2023-05-16 12:11 作者:三叔的三天Vlog  | 我要投稿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17天,今天的重头戏就是要走一遍传说中新疆最美的最精华的自驾公路伊宁到昭苏的伊昭公路。

上午11点从伊宁酒店出来,大约20分到达伊犁河大桥,伊昭公路实际上就是S237省道,起始点应该是伊犁河大桥西边的伊犁河二桥。

小朋友们想走一遍伊犁河大桥,再看看昨天游玩过的伊犁河游乐园,所以我们现在走的是S313省道,越过伊犁河大桥,就算进入到了察布查尔县境内。

察布查尔 在锡伯语中是 粮仓 的意思,察布查尔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一座锡伯族自治县。

新疆的锡伯族人原本生活在东北,后被努尔哈赤编入八旗军,1764年农历4月18日,清朝政府自东北调遣锡伯军民4千余人,前往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地区,抵御外辱 开渠辟地 振兴边陲,这一万里西迁的壮举也被称为大西迁。

沿着S313一直往南走,前方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是S237与S313的交叉口,前方直通察县的路口封闭了,只能继续走S313向东绕一大圈。

沿着S313绕下来,大约11点30,我们来到了察县的检查站,在这里不仅要检查行程码 身份证,而且还要把车停在路边下车去登记信息。

察县的检查站很有特色,看上去像是古时候驻防军营的碉楼,在检查站的后面,依稀可以看到一个驿站,上面写着几个字,好像是大西迁游客驿站,可见处处都能体现出锡伯族大西迁的特色。

在这里检查登记也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11点40,继续启程。S313省道在察布查尔县城东边,好象一条外环线,远远的绕过了察布查尔县城。

当绕到察布查尔县城南边的时候,便再次与直穿察县县城的S237交叉,左转进入S237,接下来就算是正式进入到了著名的伊昭公路了,此时正好是中午12点。现在伊昭公路山北到察县路段正在拓宽,估计以后再来应该会更加好走了。

在伊犁河谷呈横V字形的天山夹角之间,长122公里的伊昭公路纵穿而过,连接伊宁市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昭苏县。这条公路不仅是以最短距离穿越乌孙山的捷径,同时也被誉为新疆最美的公路之一。

提到新疆最美的公路,许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 独库公路!独库公路就是G217国道,由克拉玛依独山子至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程561公里,由独山子到库车的独库公路,因为贯穿天山,景色波澜壮阔,《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其评价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也被人们称为来新疆必须自驾的最美公路之一。

伊昭公路由于只有短短的122公里,因其道路奇险景色优美,想对于独库公路来说,伊昭公路也被称为小独库公路,当然也是越来越多来新疆自驾的游客,必须自驾的公路之一了。

不过在从察县到乌孙山北坡的这一段公路,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四周是村庄和农田,表面上看并没有独特的景色可言。

沿着伊昭公路一直往南走,经过几个十字路口之后,路边出现一座白石峰,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白石峰欢迎您,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乌孙山了。

前方的路开始变得起起伏伏,临近到山脚下,路边有一处白石头堆垒的骆驼驿站,经过骆驼驿站便开始缓慢的上坡,接下来就开始爬山了。

进入山地路段,满眼都变成了绿色,不过因为受到天气和路况的限制,伊昭公路的山地路段,每年仅在6月底到10月初开放通行,而且随时可能因气候原因封路,前两天伊犁暴雨导致的封路,在今天才刚刚又重新开通。

如遇伊昭公路封路的话,从伊宁到昭苏就需要绕道特克斯才能到达,这样会浪费不少时间,同时对于自驾路线的规划也会变得有些为难。

所以说伊昭公路可谓是限时版的夏季公路,当然更可以说是限时版的百里画廊。进入山地路段,路边指示牌越来越多,简单说,伊昭公路只允许7座以下非运营车辆通行,而且夜间22时至次日9时是禁止所有车辆通行的。所以在路上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小车,而且路上的车速都不快,我们也不着急慢慢开,今天我不开车,可以好好的欣赏欣赏美丽迷人的风景了。

伊昭公路是古代丝绸之路 弓月道 的其中一段,位于山区里的40多公里路段,据说有187处弯道,而且都是急弯和陡弯,道路险峻异常。

于此同时公路沿线风景秀丽,不光是远处一望无际的大小山峰,山坡上绿树绿草在蓝天下,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即使裸露的山石,也都可以算做独特的风景了,任何一个角度都是美景,

如果在特殊天气的日子,还能欣赏到一日游四季 十里不同天 的壮美奇景。

进入山地,即使景色再美丽,视角再新颖,光线再迷人,公路上也是不允许随意停车拍照的。豪放不羁的悬崖弯道,再加上道路本身的客观条件以及天气原因,也使得伊昭公路随时可能会出现险情,所以,伊昭公路也是新疆为数不多的专门有交警骑摩托车巡逻的公路。

近些年慕名来伊昭公路自驾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了让游客们尽可能的多多观赏美丽的景色,伊昭公路沿途大概设有8个观景台及观光点,小一点的差不多就是路边的临时停车区,大概刚路过57公里路标,路边就有一处临时停车区,恰好有一个空车位,现在大概是中午12点40,从察县大西迁检查站开出来正好1个小时,停车下来休息休息,远处好像就是乌孙山的最高峰 白石峰。

进到山里虽然大太阳晒着,但并不感觉热,反倒小风吹过感觉非常的凉快,在伊宁30多度的天气,这里大概只有不到20度的样子。

就好像光秃秃灰白色的石头山峰,因其石炭系灰岩构成,远观呈灰白色,因而得名白石峰。

仔细看远处的山坳里,好像还有几座白色的毡房,住在这里晚上得多冷啊。

玩了10分钟,活动活动筋骨,给小朋友们拍了几张照片之后,上车继续前行,车子还是一路的上坡,接下来就是要从白石峰下绕过,翻过白石峰。

此时的公路还算不上凶险,只能算是卧在山坡上的一条伸直的巨蟒,随着山坡的凹凸变换,白石峰也变得时隐时现。

路边山坡上已经变成了高山草甸的样貌,偶尔能看到零星生长在草甸上的树木,看着路边劈开的山体上裸露的山石,总感觉有些酥脆松散,就好像吃蛋挞的时候总担心会掉渣。

不过这大可不必担心,危险的地方有石砌的山墙,松散的地方还有铁丝网保护,其实车开到这里,也还是没有什么波澜。

眼看着离白石峰越来越近了,前方的车辆突然排起了长队,不知道因为什么堵车了。原来这是63公里处的白石峰停车场,路边很多交警在维持着秩序,停车场入口都被拦住了,看样子里面的车停满了,此处确实无法停留,那就慢慢地继续往前开吧。

看看眼前巨大的白石峰下,绿色的山坡上满是雪岭云杉,这里应该就是乌孙山北麓的,白石峰国家森林公园。

海拔3475米的白石峰,是乌孙山的骄傲和象征。今天天气晴好,一片云都没有,看上去没有了传说中云山雾绕的那种仙境的感觉,山坡上也没有白色的积雪,只有白石峰下绿绿的草地和茂密的森林。如果有机会走上山坡北望,一定会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道路另一侧的山谷中,很多的毡房不知是不是接待游客的,可能因为前几天伊昭公路封路,今天刚开通,一下子积攒的车辆比较多,后面的车排起了长龙在山间盘旋,这里距离昭苏仅有48公里,别看距离很短,好戏还在后头呢。

接下来的路越来越多的是大转弯的弯路,看来绕过白石峰还真是挺艰险的,车在山崖边盘旋而上,另一侧山谷中看上去层峦叠嶂,可能是景色太美,路边的停车区都停满了车,我们只能慢慢的通过,俗话说 伊昭公路不是用于走的,而是拿来看的,山路哪里都有,但独特的美景 这里算是独一份,所以,今天我不开车 只看风景算是赌对了。

大概在白石峰下面伊昭公路66公里的地方,路面突然变成了土路,有可能这一段路正在翻新,看看山谷中的风景,也许在这里还会建一个观景台,一瞬间突如其来的尘土飞扬,着实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不过还好这段土路仅有几百米而已。

跑长途出来玩就怕这种石子路面,没准那个尖锐淘气的小石头,就可能把轮胎给废了。

眼前路面终于又恢复了平静,一下子进入阴影里,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气温瞬间就下降很多,大概路过67公里路牌,从山壁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此时应该是走到了白石峰的南侧,接下来一段路跟在白石峰之前的路一样,基本上还算是比较平缓,道路一侧是近乎垂直的峭壁,另一侧不用想肯定是万丈深渊。

走过伊昭公路的游客大都表示,穿过白石峰之后,就算是进入到伊昭公路最销魂最惊艳最难忘的路段。先从景色上来说,伊昭公路几乎浓缩了伊犁州的那拉提 喀拉峻 库尔德宁百里画廊等著名风光的精髓。

再从公路的地理环境来说,伊昭公路从46公里路碑至83公里路碑之间,这37公里的路段号称是地质灾害百科全书的乌孙山天险。乌孙山 又名帖木里克山 阿拉喀尔山,是察县与特克斯 昭苏两县的界山。

这一段是伊昭公路的最高海拔路段,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大雨 大雪 浓雾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而且有时眼前还是晴空万里,走着走着就迎来大雪 冰雹或暴雨。同时山上山下温差也很大,冻土冻融 雨雪冲刷又极易引发泥石流 山体滑坡落石道路边坡塌方等自然灾害,所以只有夏季道路状况才相对是最好的,因而伊昭公路每年与独库公路一样,基本上只在夏季通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现在我们还在上坡,没想到这里还有炊烟和毡房,前方是一个回旋大转弯,眼看着一头扎到山坡上,随即一个将近360度调头似的大转弯,坡上正好有一个小停车区,刚才的一景还没有回过神来,停下车来在看看,感受一下伊昭公路的美妙。

继续往前走似乎还是在上坡,山坡上已经没有了树木,只有薄薄的一层草甸,以及裸露在外的白石头,这一段公路还是很好走的,虽然全是弯路,但并没有很急,小朋友们很享受在山里盘旋,司机也很享受不停揉打方向盘的美妙,看上去就好像一位功夫高手,正在四两拨千斤。

为了不打断司机师傅的兴致,路边还有停车区也不停了,看看手机,现在海拔已经超过3000米。

从72公里处看前方的山坡上,公路还在盘旋而上,这一连串又是将近360度的大转弯。自驾翻越乌孙山天险,司机在途中专心致志,到不觉得有啥特别可怕,可乘客就不一样了,峰回路转蓦然回首一瞥,看看贴在万丈绝壁上的公路,散碎的黑色山石,如果突然遭遇恶劣天气,那绝对是步步惊心啊。

正好前方有个小停车区,再次停车下来,看看来时的路,盘旋而上的山路,对于司机来说,

确实是一种享受。远处最高的山峰,应该就是白石峰吧。

抓紧时间继续前行,海拔高度还在不断的增加,最高显示到3150米,估计很快就要到达乌孙山的最高处,安格列特达坂了。

转过两道弯,前方绿色的山坡上出现了两个白色的毡房,好像还有一个经幡玛尼堆,转过弯来,大概在75公里的位置,眼前出现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停车场,大停车场都有交警在维持秩序,估计这里就是安格列特达坂,我下车看了看,这里已经停满了车。

路边的几个毡房前,有卖一些简单的饮料和小吃,还有一个炉子在烤羊肉串,毡房旁边一条石头堆砌的台阶沿着山脊而上,台阶边有石碑 经幡玛尼堆,更高处还有两个白色的毡房。

交警提醒说前面不远处还有停车区,可以把车停到前面,开过来这边还有几个车位,看看手机现在海拔是3170米,这里应该就是伊昭公路的最高点,安格列特达坂了,到了达坂总得下车留个纪念,小朋友们开开心心的下了车,准备用双腿继续勇攀高峰。

山上的气温很低,感觉只比哈密天山庙的温度高一点点,小朋友们越过公路慢慢爬上山坡,站在这里也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达坂的南侧山谷应该是琼博拉森林公园,北侧可以看到来时的公路,如同巨蟒盘卧在山坡上,路上的汽车又好像跑在绝壁上。

看到山上的经幡玛尼堆,彷佛有一种错觉,好像是站在青海或者西藏的高山垭口,其实垭口和达坂都是一个意思。

晴朗的天空中终于多了一丝白云,看上去不显得那么单调,使眼前的画面又更接近完美了一些。

山上温度很低,小朋友们穿着外套还有点冷,山坡上有一个石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此时是中午14点,从伊宁出来到现在已经3个小时了,小朋友们在达坂山坡上玩了40分钟,大约中午14点10,我们继续启程。

接下来就是一路下坡了,车在山壁上行驶,伊昭公路仿佛一道巨蟒缠绕在山体之上,车在山壁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犹如挂在山间。行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腰,回头看看弯多路陡,十分险要。

也就是在这样的位置前行,才能领略到一路秀美的风景,此时坐在副驾驶可不能闲着,随时都要将镜头对准每一处目标,每每遇到停车区,我都忍不住下车去看一眼风景。

由于乌孙山同属天山山脉,风光也很壮丽多样,群峰耸立,悬崖深涧,高山草甸,苍树林立,一路风景如画,真乃无限风光在险峰,绝美的风景在路上。

继续下坡路边山体的碎石好像变成了黑色,就如同在火山上穿行一样,黑色的石头特别像火山石。

据说堪称 山水画廊 避暑胜地 的琼博拉森林公园就在这里,随着车辆的移形换位,车窗外的景色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每前进一步都是一幅崭新的画面。

前方又有一处停车区,眼前的山谷中树木又多了起来,这琼博拉森林公园当之无愧拥有 山中花园 的美誉。

下山的路跑起来就是顺畅,司机开起来也很过瘾,虽然车速并不快,但我们仍旧被左右甩来甩去的,不知不觉我和小朋友们都有点晕车了,是不是早上没怎么吃什么东西呀?

赶紧拿出早上从酒店领的早餐,现在海拔还是比较高的,面包都涨的圆滚滚的,看起来无比可爱。

正好前方83公里处有个停车场,停下车来吃点东西吧。这边的山谷完全又是另一番景象,没想到这高的山坡上还有牛在吃草,小朋友们跟牛一起吃饭,感觉还真挺自然的。

远处山坡上有两个大字,看样子好像是 美一,不知道具体是啥意思。这边明显变成了高山草甸的样貌,尖锐的山峰少了,看起来好像被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前方有个木牌子,上面写着 欢迎进入全域旅游县,接下来的一段路被命名为乌孙山地草原风景道,看公路里程数大概是83公里,那这里应该就是察县与昭苏的分界处了。

果不其然,路旁昭苏界的牌子映入眼帘,接下来就是一路下坡了,满眼都是绿色的高山草甸,司机师傅越开越兴奋,随着海拔高度的急剧下降,再加上拐来拐去的急弯,我们不约而同的又有点晕车的了。

绿色的山坡上,多了很多牛马在吃草,同是一座乌孙山,同是一条伊昭公路,但察县与昭苏两段,完全是不同的景色,时而层峦叠嶂,时而豁然开朗,让晕车的感觉来的更猛烈些吧,面对突如其来的美景,车速加快一些也在所不惜。

沿着绿色的山谷一路下坡,路边有很长一段在施工,听说之前昭苏这一段伊昭公路,因为修建水库而断路,曾经伊昭公路从察县过来,只能开到刚才83公里的察县昭苏交界处。

走着走着前方有一处岔口,伊昭公路(S237)直接并入到了G219。现在的伊昭公路在摄影师和自驾游客间,变得名气越来越高也只是近些年的事,一路走来看这路面比较平整,道路上的标线也是清晰可见,但这条山路本身并不是新建的。

事实上,从伊宁到昭苏的道路早在1962年就进行了初步的建设,只是当时还没有编号为省道237线。

如果想从伊宁去往南疆阿克苏 喀什一带,那么通过伊昭公路过去,再穿越昭苏夏塔古道,就是最快捷的方式。

伊昭公路并不是穿越乌孙山的唯一道路,但无疑是最短最快的一条,只不过每年仅在夏季限时开放三个月。

走在昭苏境内的山谷中,急转的弯路几乎没有了,路边的景色变换很快,一片树林过后又是一大片草甸,路边山谷里有小河流淌,白色的毡房在河边绿草地上非常显眼,成群的牛马卧在河边无比悠闲,山坡上的草甸与树林也是一派生机勃勃,一路下坡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在如此晴天之下,走过伊昭公路,虽然有些晕车,但大家的心情也都是极其美好的。

据说当初规划修建伊昭公路,确实非常的艰难,当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快,而且伊昭公路也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

那为什么要修一条这么险峻的翻山公路呢?根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志》《伊犁交通志》的记载和交通部门的解释,伊昭公路是从1962年开始修建的。当时为了巩固国防,建立起伊犁一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之间的连接线,国家专门安排兵团工二师修建一条翻越乌孙山的道路,将伊宁市与昭苏县连通起来,这就是S237伊昭公路的雏形。

一路下山车开的非常顺畅,大约下午14点50,我们来到了乌孙山旅游服务区,同时这也是昭苏县的边境检查站。

在这里要检查行程码,那时在新疆的游客都要求3天内的核酸检测,每进入一个县或者地区,都必须要检查行程码以及核酸检测证明,我们上一次核酸检测是两天前在霍尔果斯做的,今天正好需要再做一次才能持续游玩,恰好乌孙山服务区这里就可以做核酸,那就停车休息一会儿,顺便做个核酸吧。

走进服务区大厅,地上摆着的,顶上挂着的,墙上画着的,感觉满眼都是奔跑姿势的小马,原来昭苏县是全国著名的天马之乡,服务区里到处是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小马,另外 还有两个吉祥物昭昭和苏苏,旅游纪念品店的名字就叫把天马带回家。

乌孙山服务区坐落在绿色山谷中的小河边,周边环境非常清幽,以后估计还会有流水的景观。在乌孙山服务区呆了半个小时,下午15点20,继续启程,前往昭苏县城。

接下来的路虽然不是一马平川,但也非常好走了,路边的彩色房屋和白色毡房逐渐增多,路两边山坡上也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岩土,取而代之的则是漫山遍野的草甸和树林,这边的公路已经谈不上奇险,更多的则是接近田园般的自然的安详。

没走多远,前方的路又封住了,原本的伊昭公路应该是一直沿着山谷走下去,直接到昭苏县城,不过现在可能还是因为修水库,施工改道,我们按照指示牌,走进了一望无际的高山草原。

路边多了铁丝网护栏,这一片很有可能是昭苏的牧场,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牛羊马匹在山坡上吃草,起伏的山坡看上去像是毛茸茸的。

刚才咱们说到当年为什么要建造道路险峻的伊昭公路,其实当初工二师在建造伊昭公路的时候,并没参照普通民用公路的等级标准,也没有过多地顾及道路安全等其他因素,当时人们的想法只有一个 就是快,一定要尽快把路修好,而且距离要越短越好。

于是,一条连接伊宁和昭苏的捷径诞生了,工二师直接开山凿石,从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因此山上的路坡陡弯急,沿着山体走弯路非常的多。

当时公路修建好以后,对它的养护力度并不大,仅是将其维持在路基尚存的程度。加上山上气候比较恶劣,这条路常年水毁塌方,慢慢就变得只能骑马通过,甚至都走不了汽车了。

据说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后来这条道路从兵团转移给了地方交通部门,经过反复改造,人们把它修成了现在的三级公路路面,但是受到原有路基的限制,有些地方难以拓宽,只能维持原貌,随着近些年自驾游客的日益增多,伊昭公路也在不断的逐渐优化,增加了很多观景点停车区,今天一路走来,尤其在察县路段虽然道路奇险,但开车在路上还是感觉很有安全感的。

现在我们走的路严格来说,应该就不是伊昭公路了,不过目前只能这样走才能到昭苏,就算是伊昭公路二路吧。

突然转过一个小弯路,不知不觉我们开进了羊群里。最后还是牧羊人骑着高头大马,才帮我们辟开了一条出路,成功突围之后,再次加速前进。

伊昭公路的末段是昭苏境内的一条山谷,一直盘山而下到达昭苏盆地。现在我们也转入到了一条山谷,山谷里还有一座小水库,估计跟伊昭公路的末段应该差不多,如诗如画的风光令人沉醉不已。

公路傍河而行,山坡上再次出现了树林,路边小河水清澈明快,听到流水声都能感觉到一丝凉爽,河边有养蜂人,偶尔可以看到平坦河滩边牧民的毡房,牛马低着头畅快地饮着溪水,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安宁。

伊犁河谷是新疆景观中的异类,伊昭公路则是伊犁河谷中的异类。与新疆其他地方雄浑的西域风情不同,伊犁河谷山清水秀,是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但在柔美的伊犁河谷之中,也有颇为惊险之处,那就是翻越乌孙山的伊昭公路。

122公里的伊昭公路并不算长,但地形变化非常大,公路沿线有河流,有湿地,有高山,有草原、森林、峡谷,还有牧场和田野,海拔落差也很大,可以看到明显的垂直分异。

各种景观浓缩在这短短的百余公里内,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这短短百余公里的伊昭公路,如万花筒一般,浓缩了伊犁美景的精华。伊犁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密集地分布在这条百里画廊两边。

人们既领略高山的苍翠,又可以欣赏谷地的柔美,如果按照伊昭公路正常走出山谷,应该会走进万亩壮观的油菜花田。

今天从这条路走出山谷,路旁则是一座彩色屋顶的村庄,这里好像是昭苏的种马场。

昭苏是全国闻名的天马之乡,以盛产良马著称。汉武帝时曾将身形矫健 轻快灵活 奔跑神速的伊犁马赐名为 天马。

上世纪70年代,昭苏军马场,累计向社会和军队提供了优良马匹5万多匹。

走过种马场,在一条岔路口导航与路标冲突了,本着自在游玩的原则,我们还是决定跟着导航走吧。

据说伊昭公路的一大特色,就是能穿过昭苏特有的油菜花田,但现在看马上就到昭苏县城了,可油菜花连一颗都没见到,现在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也不至于油菜花都谢幕了吧。

再次转过弯来进入到了一段林荫大道,这一段路路面上全是坑,开起来咯噔咯噔的,估计很快应该会重新铺设的。

突然,透过林荫大道旁的树林,我居然看到了漫无天际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伊昭公路从伊宁到昭苏,必然会经过大片的油菜花田,现在虽然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已过,但依稀还能看到大片的黄色,原来伊昭公路给游客们的最后惊喜,是不会轻易错过的。

记得从刚进新疆时,在哈密游玩的东天山,到现在刚刚翻过的乌孙山,可以说都属于庞大的天山山脉。

我国境内的天山由三列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其中北天山从中哈边境阿拉山口所在的阿拉套山开始,经过孕育了赛里木湖和果子沟美景的科古琴山,一直到乌鲁木齐附近的博格达山,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是北天山之巅。

中天山最西端是乌孙山(阿拉喀尔山),乌孙山最高峰白石峰海拔约3475米,向东还有那拉提草原所在的那拉提山,以及额尔宾山 霍拉山等。

南天山,是雄伟的托木尔—汗腾格里山结所在地,海拔7443米的托木尔峰不仅是南天山最高峰,也是天山山脉最高峰,托木尔峰以西有喀拉铁克山 阔克沙勒山,直至天山与帕尔米高原结合处的阿赖山,托木尔峰向东 还有哈尔克他乌山科克铁克山 霍拉山和库鲁克塔格山。

南北天山一个呈西北-东南走向,一个呈东北-西南走向,在东侧相交,在西侧敞开,形成了一个“喇叭口”,中天山则夹在二者之间。

北天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却可以乘盛行西风顺着天山的喇叭口长驱直入,这就造就了伊犁河谷这片干旱地带的宝贵绿洲,昭苏则位于中天山与南天山之间的盆地,而且还有特克斯河自西向东流过,也可以算是浓缩版的伊犁河谷了。

林荫大道的尽头就是G577国道,没想到国道正在修路,不过去昭苏县城还算好走,国道两侧都是小麦油菜花和郁金香,路边有个浪漫花海的观景台,下车休息一会儿,看看花海。

路边近处都是小麦,最远处能看到黄色的油菜花,中间还夹杂着一片粉紫色的花,很有可能就是漂亮的紫苏。

看了会儿花,这边气温比山上要高很多,上车继续往西走,就是昭苏县城了,伊昭公路也算是基本上走完了全程。

最后我们在总结一下,伊昭公路即S237,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北起伊宁市的伊犁河二桥,南至昭苏县城,中间穿过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直接以最短的距离穿越了乌孙山,全长大约122公里,南端有23公里与国道219线重叠,并在昭苏县与G577相连。

我们是上午11点从伊宁出发,走完伊昭公路,进入昭苏县城,正好是下午16点10分,短短122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用了5个多小时,伊昭公路,绝对可以说是来新疆自驾不可错过的公路之一。

刚进入昭苏县,就给人的感觉眼前一亮,曾经昭苏县网红女副县长贺娇龙,如今已升任伊犁州旅游局长,那昭苏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昭苏县城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伊昭公路,云游新疆最险自驾公路,自驾游新疆06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