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花25年,唐国明对前80回,除复原曹文的67回外共校正约582个不通不妥之处

2023-10-14 17:31 作者:唐国明  | 我要投稿

花25年,唐国明对前80回,除复原曹文的67回外共校正约582个不通不妥之处


《红楼梦》前80回(除复原曹文的67回外共校正约582个文句不通不妥之处)


对于《红楼梦》前80回,是通读了很多名家汇校的版本,然后将这些版本进行一句一句的比对,在比对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第一回中——

比如在俞平伯校本中是“哄人之目”,在通行本中却成了“供人之目”,在选择之时必须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根据其意思,才能选择出最准确的最好的,这话最准确恰当的是“哄人之目”,因为作者在上下文中交代清楚了,他写的这些女子,都是他亲闻亲见的,不是胡思乱想虚构“哄人之目”的。

还有,有话在通行本上是“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在周汝昌校本上却是“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去了”。联系上下文,当然是后一句更好更恰当。还有的俞平伯校本是:“乳名英莲”,另通行本是“乳名唤作英莲”,这两句从文学的角度思考,与当时文言语境下的白话文去考量,自然是“乳名英莲”更恰。

更有的是,周汝昌校本是“士隐便笑一声‘走罢’”,程本是“士隐便说一声‘走罢’”,这两句话,前一句表达出士隐了却红尘随道人去的高兴心态“笑一声”,后一句却没有表达出士隐的心情“说一声”,要让这句话根据前后语境表达得更准确,却要把两句话中的“笑”“说”合在一块,使这句话成为“士隐便笑说一声‘走罢’”,才更恰切。

另外,周汝昌校本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从此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而通行本则为“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 这两句话你用哪一句都可以,没什么区别。

第二回中,程本是“何如呢”,另通行本则是“如何呢”,在整句话里“只看这一小辈的,将来之东床何如(如何)呢”,从字面意思你是无从领会的,只是从前后语句的气韵连贯上,用“何如”才更恰切。

第三回中——1、……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应为——……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2、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应为——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第四回中,1、“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应为——“固是定要将原告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2、有话通行本第2版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周汝昌校本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一句里是“五岁上就性情奢侈”,一句里是“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用哪一句,一般会选择用“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因为这一句作者交代了当时薛蟠的年龄。但联系上下文看,“五岁上……”“今年方十有五岁……”两句应该保留,但该怎样保留才更恰,更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此句话应为“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今年方十有五岁,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才更贴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3、“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这句话,该为“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等类人情……”4、“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这句话,应调整为“只是薛蟠起初之心,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原不欲在贾宅居住,无奈母亲执意在此,”

第六回中——1、有话俞平伯校本、通行本为“又与荣府有甚瓜葛?且听细讲”。甲戌本为“又与荣府有甚瓜葛?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程本无此话。该留甲戌本句。2、“你竟带了外孙子板儿,”——应为——“带了你外孙子板儿,”还有——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这话因是从刘姥姥眼光看凤姐,应改为——那凤姐儿带着家常秋板貂鼠昭君套,——才合意思。3、有话通行本为“听阿凤指示。”程本、俞平伯校本为“听何指示。”综合诸本应为“听阿凤有何指示。”4、有话通行本、俞平伯校本、程本为“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周汝昌校本为“方是亲戚间的意思。”周汝昌校本句更妥。

第八回中——1、有话通行本为“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程本为“是我早起吃了冷香丸的香气。”周汝昌校本为“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未散呢。”综合诸本,应为“是我早起吃了丸药未散的香气。”2、有话通行本为“比圣旨还快些!”周汝昌校本为“比圣旨还信些!”应为“比圣旨还听些!”3、有话通行本为“打了个粉碎,”郑庆山校本用“打了个齑粉,”应为“打了个齑粉碎,”

如第九回中——有话,俞平伯校本、通行本用“虽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程甲本为“虽系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程乙本为“别人虽都有窃慕之意,‘不利于孺子’之心,”江山阁隐2005年秋《红楼梦脂批本新校》电子版本为“谁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谁都有窃慕之意——此处是指贾氏家塾中的不肖子弟对香怜、玉爱暗怀思慕、念想。将不利于孺子之心——此处是指对香怜、玉爱等学童心身健康有害。综上所述,根据前后意思,此句应为——“‘香怜’‘玉爱’二词,虽有不利于孺子之意,但谁都有窃慕‘香怜’‘玉爱’二人之心,”另——“秦、香二人急得飞红的脸,”——应为——“秦、香二人急得脸飞红的,”

另如第十回——1、有话“因为冯紫英我们好,”这话,抄本上本本都是,但这句话却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都是不通的,联系上下文,是因为秦可卿病了,冯紫英推荐个医生来看完病后,因此贾珍说出这句话,这句话应为“因冯紫英为我们好”,才恰切。但周汝昌本改为“因为冯紫英为我们好”郑庆山校本为“因为冯紫英与我们相好”。2、“金氏……连忙答道:“嫂子倒别教人混治。倘或错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应为“金氏……连忙答道:“嫂子倒别教人混治。倘或错了,这可是了不得的。”才对。这也是抄书人犯下之过。3、有话俞平伯校本、通行本为“都不能当真切的这么说。”程本、周汝昌校本为“都不能说的这么真切。”程本、周汝昌校本句才通。

还有,第三十四回中,有话周汝昌本为“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怎奈两块帕子都写满了,方搁下笔,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通行本为“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周汝昌更恰当。

还有,第四十四回里,有话通行本、程甲本为“见他的手帕子忘去,”程乙本为“见他的手帕子忘了去,”应为“见他的手帕子忘了拿去,”

另外一些,文中有明显可探究的错误,我将纠正结果公示在此,以便与大家交流——

……


花25年,唐国明对前80回,除复原曹文的67回外共校正约582个不通不妥之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