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9大生态公园,《青浦新城绿环专项规划》公示
内容摘要:《青浦新城绿环专项规划》公示发布,专项规划范围总面积约82.2平方公里,覆盖未来新城样板区内的“生态空间样板区”,新城绿环将规划新增9大生态公园。

青浦新城绿环规划范围示意图
近日,关于《青浦新城绿环专项规划》公示发布。
“青浦新城绿环”项目是落实上海市“十四五"期间"新城发力"空间新格局,推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壮举。
青浦新城绿环规划范围主要沿青浦新城边界线(详见附图),由三个规划梯度组成:
贯通道,形成 100m左右宽度的贯通空间,长度约46km。
详细设计范围,是在贯通道基础上,划示1km左右宽度的贯通空间,是景观重点打造区域。北至沪常高速、西至上海市界,东至崧华路、南至张方江、西安桥河等河流,面积约58.6平方公里。
专项规划范围,充分衔接乡村单元边界和镇村边界,是由镇界、村界围合形成的环状区域,总面积约82.2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上提出“四边六片三节点”。
功能上形成“六大主题区段及十二个单元”。
其中东侧的“文化展示段”,连接新城东部三大历史文化要地,福泉山历史文化遗址、松泽历史文化遗址、老通波塘东侧文化展示区,是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廊道展示区。
西南的“湖荡湿地段”,湖荡湿地特色片区,朱家角与新城的生态粘合地带。围绕三分荡(附图蓝色区域)等区域营造成片"湖荡+森林"的空间意向。这里覆盖了未来新城样板区内的“生态空间样板区”。
未来围绕贯通道沿线将植入驿站、码头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绿环主贯通道的休闲服务功能。

绿环生态公园布局
沿绿环主贯通空间将规划一处万亩级、三处以上千亩级、 十处左右百亩级,形成“大小镶嵌、长藤结瓜”的郊野生态空间,至“十四五"末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初具雏形。并规划了9个生态公园,它们是崧泽生态公园、青东生态公园、南横港生态公园、悠然荡生态公园、农趣生态公园、青赵生态公园、双和生态公园、盈港生态公园、泾阳生态公园(上述生态公园均为暂定名)
《青浦新城绿环专项规划》完整公示内容如下:

01 规划背景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十四五"期间"新城发力"空间新格局、推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特开展本次新城绿环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新城绿环是本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邻新城重要的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本次专项规划突出生态优先、强化郊野特色,尊重文化基因,体现地域特色,关注民众需求,打造体验特色,加强区域联动,协调功能特色,为有序推进新城绿环实施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与支撑。
02 规划范围
■ 贯通道范围
贯通道是依托新城绿环内主要水系, 于两岸布局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通道, 串联田野、森林、乡村等要素,形成 100m左右宽度的贯通空间,是绿环内主要的游憩空间,也是绿环的标志性工程。青浦新城绿环贯通道长度约46km。
■ 详细设计范围
详细设计范围是在贯通道基础上, 沿河道、道路等自然地物要素,划示1km左右宽度的贯通空间,是景观重点打造区域。北至沪常高速、西至上海市界,东至崧华路、南至张方江、西安桥河等河流,面积约58.6平方公里。
■ 专项规划范围
专项规划范围充分衔接乡村单元边界和镇村边界,是由镇界、村界围合形成的环状区域,总面积约82.2平方公里。

空间衔接示意图
03 目标愿景
青浦新城绿环构建“好田水乡 体验环”的总体愿景。
充分拥抱青浦新城“水陆叠合,上字水轴”城市空间,体现绿环与新城在蓝网、绿脉、功能与交通的全方位叠合,构筑蓝绿充分交融的水城品质。
围绕重要水系空间,展现“依水而生、圩水相依、环游林田” 的城市意向。

规划空间结构图
04 空间结构
以多层次“蓝绿环"串联 "圩区”组团,结合周边城市功能,形成复合分片特色,提出青浦新城绿环“四边六片三节点” 空间结构。

主题分段示意图
05 功能分段
综合考虑分段特色和周边城市功能,青浦新城绿环划分为六大主题区段及十二个单元。
生态森林段:创新活力”多样化森林”,近期密植造林区。强化创新有活力的"多样化森林”设计,营造近期成片密植造林区。
湖荡湿地段:湖荡湿地特色片区,朱家角与新城的生态粘合地带。围绕三分荡等区域营造成片"湖荡+森林"的空间意向。
农业生态段:打造农林复合的生态特色片区, 结合主环周边成片农林结合特色的林地片区。
田野郊野段:构筑"成片田园+块状林地",具有丰富的自然风貌特征。
田园村落段:结合典型的“田-塘-林-村”风貌特征,打造多元复合田园乡村景观。
文化展示段:连接福泉山历史文化遗址、松泽历史文化遗址、老通波塘东侧文化展示区,是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廊道展示区。

贯通方案示意图
06 贯通道设计
■贯通道空间布局
依托主环及两侧100m左右宽度,形成步行、 跑步、骑行及游船三道一线的空间布局,植入 驿站、码头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绿环主贯通道的休闲服务功能,为后续建立绿环与新 城内部慢行交通联系、串联支环特色游线及相应产业功能板块植入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空间 基础。
■贯通道断面特色
将贯通具有“青浦韵律”的风景道。结合区域特色形成六段风貌之韵味、奏响乐活、自然、 人文之律动。以蓝色主环水脉为底,绿道围绕主环水脉串联区域风貌。

07 绿环生态公园带
依托新城周边现有及新建森林斑块,统筹协调水系、湿地、农田、村落等要素,利用林地抚育、 水系沟通、湿地修复等生态综合整治手法,沿绿环主贯通空间规划一处万亩级、三处以上千亩级、 十处左右百亩级,形成“大小镶嵌、长藤结瓜”的郊野生态空间,至“十四五"末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初具雏形。

08 水系优化
■规划策略
全域综合整治,营造修复多元水体类型。通过拓宽、新开,疏通主要水道,开展全域水系综合整治,强化水生态效应,保障水面积不减少。营造“农田+水系"、"果园+水系”、 "鱼塘+水系"、"林地+水系"、"河道+湖泊”等水体类型。
确保成网成环,推进主水环先期实施。主水环具有联系重点区域、主要景观节点和公共活动区域的重要作用,考虑主环平顺性,打通局部蓝线。主环所在的水系结合贯通先期实施。
塑造活力水岸,营造可持续生态环境。激活生态水岸空间,增设亲水挑台与观光栈道, 塑造丰富滨海岸线风貌,构建文化、休闲、运动和生态四大主题滨水活力岸线,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滞蓄空间。

河道水域规划图
09 节点设计
■节点1:呼吸森
设计定位:概念设计范围15.9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7.7平方公里。强化创新有活力的"多样化森林”设计,营造近期成片密植造林区,结合油墩港、崧泽遗址、可远眺松江九峰的视线条件等打造特色片区。
设计策略:以青林探野、浦水溯源的概念,顺承呼吸森绿脉文脉渊源,着重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森林探索和挖掘青浦特色, 塑造水乡风景林、生境涵养林、经济林园、引风疏伐林、线性防护林等复合型林园空间。

呼吸森节点规划效果图
■节点2:悠然荡
设计定位:概念设计范围15.6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6.8 平方公里。引入湖荡湿地概念,打造高品质湖荡客厅,围绕三分荡等区域营造成片"湖荡+森林”的空间意向。
设计策略:围绕“蓝绿交织、林田共生、乐活游憩、乡村振兴”的设计理念,塑造具有湖体特色的生态蓝绿核与湿地核心水系,加强多个活力中心与具有生态涵养观光等多功能的湿地廊道, 构筑韧性的湿地生态。

悠然荡节点规划效果图
■节点3:生态园
设计定位:概念设计范围8.7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3.8 平方公里。打造农林复合生态特色片区,结合主环周边成片农林结合特色的林田片区。
设计策略:构建“水上田苑”江南田园水乡、“水上田渊”复合生态农林、“水上田源”传统文化农业片区,塑造水上森林、农林实验、生态小镇等多种设计亮点、绘就写意江南水墨田园画卷。

生态园节点规划效果图
公示时间: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
期待青浦新城环状“绿肺”尽快落地。
资料:青浦区政府网
编辑:大青浦房谈